翻译
偶然相逢,彼此倾盖交谈,情谊之深竟胜过多年白首之交。思念故乡的山林,唯在梦中重见松树与楸树的影子。内心安宁之处,便是我终老的居所。卖掉宝剑换牛耕田,真心想在此终老;讨一杯水却意外得到美酒,人生还有何求?只愿与君结为同社之友,共赴清秋时节的宴饮之乐。
以上为【浣溪沙 · 倾盖相看胜白头】的翻译。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鐘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自适」。
「倾盖相看胜白头」句:傅子立注:「邹阳书云:『语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刘尚荣按:「见《文选·卷三十九·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不知』原作『不与』,据《文选》改。」看,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逢」。
菟裘:春秋时鲁地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鲁隐公曾命人在菟裘建宅,以便隐退所居。後人遂以此称隐退之所。傅子立注:「《左传》:『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注:『菟裘,鲁邑也,在泰山梁父县南。不欲复居鲁朝,故别营外邑。』」刘尚荣按:「见《〈春秋左传〉正义·隐公十一年》。」
卖剑买牛:傅子立注:「汉龚遂为勃海守,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刘尚荣按:「事见《汉书·卷八十九·龚遂传》。」龙榆生笺引《汉书·卷八十九·龚遂传》:「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真: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作「吾」、元延祐本原校:「一作『真』」。
欲老:傅子立注:「『欲老』,则将请老也。」刘尚荣按:「东坡《次韵曹九章见赠》诗:『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乞浆得酒:傅子立注:「阴阳书云:『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刘尚荣按:「语见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史通·卷三》引『语曰』。《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六》引《袁子正书》首句作『岁在辛酉』,《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四》又引『袁子曰』首句作『申酉』。众说纷纭,而袁准著述已佚,遂又未晓『阴阳书』何谓也,待考。」
「愿为同社宴清秋」句:傅子立注:「韩昌黎诗:『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刘尚荣按:「句出《南溪始泛三首(其二)》,见《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七》,别见《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二》。」
同社:明 吴讷钞本、毛本作「辞社」,茅维《苏集》本作「祠社」,元 延祐本作「同舍」。
清秋:明 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春秋」。
1. 倾盖相看:指初次相逢即倾心交谈,形容一见如故。古时行路相遇,双方车盖倾斜靠近,便于交谈,故称“倾盖”。
2. 胜白头:意谓短暂相逢的情谊,胜过多年相识的老友。
3.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家乡。
4. 松楸:松树与楸树,常植于墓地或故园,此处借指故乡景物,亦含怀旧与思亲之意。
5. 此心安处是菟裘:化用《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菟裘原为鲁国地名,后泛指退隐养老之所。此句意为只要内心安宁,何处皆可为终老之地。
6. 卖剑买牛:典出《汉书·龚遂传》,龚遂劝民卖剑买牛,务农养生,喻弃武从文、归隐务农之意。
7. 真欲老:真心希望在此终老。
8. 乞浆得酒:本欲讨水解渴,却意外获得美酒,比喻所得远超所求,知足常乐。
9. 同社:指志趣相投、结为社团的友人,此处指诗社或隐逸之士的集会团体。
10. 宴清秋:在清爽宜人的秋季设宴聚会,象征恬淡高雅的生活情趣。
以上为【浣溪沙 · 倾盖相看胜白头】的注释。
评析
本词以“倾盖相看”起笔,表达苏轼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词中融合了羁旅思乡、安土重迁、归隐田园等多重情感,展现了其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通过“此心安处是菟裘”这一句,将精神归属置于地理归属之上,体现其“随缘自适”的哲学思想。下片以“卖剑买牛”“乞浆得酒”等典故,进一步强调知足常乐、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结尾“愿为同社宴清秋”,寄托了与知己共度宁静岁月的美好愿望,情感真挚而深远。
以上为【浣溪沙 · 倾盖相看胜白头】的评析。
赏析
此词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上片由人际邂逅写到乡愁,再升华至心灵归宿,展现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倾盖相看胜白头”一句,极具哲理意味,道出精神契合远胜时间积累的深刻认知。而“此心安处是菟裘”更是全词核心,与《定风波》中“此心安处是吾乡”遥相呼应,体现其漂泊生涯中的精神支柱。下片用典自然,不露痕迹,“卖剑买牛”“乞浆得酒”二语,既富生活气息,又具人生智慧,传达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深切渴望。结尾以“愿为同社宴清秋”收束,画面温馨,余韵悠长,将个体情感升华为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整首词融哲理、情感、生活理想于一体,堪称苏轼晚年旷达心态的缩影。
以上为【浣溪沙 · 倾盖相看胜白头】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此词以‘心安’为核心,表达了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的超然境界。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体现了其‘平淡中见真味’的艺术风格。”
2.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倾盖相看’二句,写出交情之贵在神契,非岁月所能衡量。‘此心安处’云云,与柔奴语相应,可见其一贯之人生观。”
3. 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此词虽不见于早期版本《东坡乐府》,然风格近似晚年作品,情致温厚,意境澄明,当为反映其后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
4. 《全宋词》编者案:“此词流传版本较少,然格律谐协,用典精切,不失为苏词中格调高远之作。”
以上为【浣溪沙 · 倾盖相看胜白头】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