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听说你昨夜忧郁悲伤,独坐新斋正当落叶时节。
往日豪气本已超越凡庸之辈,高才怎会混同美丑是非。
身陷县尉之职世人多感慨,心志高远却无人知晓。
并非鬼神不主持正义,实因州县官职本就存在缺陷。
以上为【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的翻译。
注释
1. 颜六少府:颜姓县尉,排行第六,名未详
2. 旅宦秋中:秋日宦游途中,点明时空背景
3. 木落时:化用《淮南子》"木叶落,长年悲"意象
4. 逸气:超迈之气,《三国志》称阮籍"奇逸博闻"
5. 燕雀:喻凡庸之辈,典出《史记·陈涉世家》
6. 黄绶:黄色印绶,唐代县尉佩带,指代低级官职
7. 青云:喻高位,《史记》"少年仕至二千石,世谓登青云"
8. 鬼神正直:《左传》"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9. 州县瑕疵:指地方官职的种种缺陷与限制
以上为【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秋日寄赠形式抒写对友人才高位下的不平之鸣,通过"逸气凌燕雀"与"迹留黄绶"的强烈反差,展现唐代士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深刻矛盾。诗人巧妙运用"木落时"的自然意象烘托怅惘心境,在"鬼神正直"与"州县瑕疵"的辩证中,完成对官场生态的尖锐批判,体现了高适早期诗作特有的沉郁顿挫之风。
以上为【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的评析。
赏析
此诗首联以"怅然悲"定调,将友人置于"新斋木落"的萧瑟场景,既写实景又暗喻仕途凋零。颔联运用强烈对比,"逸气凌燕雀"展现友人昔日雄姿,"混妍媸"则揭示现实中的价值混乱,其中"何得"二字饱含愤懑。颈联"黄绶"与"青云"的空间对照,形成垂直张力:佩绶者身困下僚,心志却直指云霄,这种分裂正是唐代下层官吏的普遍困境。尾联突发奇警之论,将批判锋芒直指制度本身——不归咎鬼神而直陈"州县瑕疵",较之寻常怀才不遇诗更具制度批判意识。全诗在七律严谨格律中灌注奔涌之气,体现了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创作特质。
以上为【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九:"高达夫《同颜少府》作,'不是鬼神无正直'句,戟手骂座,勃律警挺,已开《封丘作》先声。"
2.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高常侍沉雄激壮,'逸气旧来凌燕雀'与'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同一气格。"
3. 今·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时诗人尚未中第,故于'州县瑕疵'体会尤深,实盛唐寒士群体之共同心声。"
4. 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迹留黄绶人多叹'句,可与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对读,见盛唐县尉群体之生存状态。"
以上为【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