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ōng shì zhū shēng wǔ shǒu qí èr。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二。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chí shàng ǒu rán dào,
池上偶然到,
hóng huā jiān bái huā。
红花间白花。
xiǎo tíng xián kě zuò,
小亭闲可坐,
bù bì wèn shuí jiā。
不必问谁家。
以上为【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二】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甚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归船不遇打头风,行脚何缘到此中?幽谷馀寒春雪在,虚帘斜日暮江空。林间古塔无僧住,花外仙源有路通。随处看山随处乐,莫将踪迹叹萍蓬。
群山走波浪,出没龙蛇脊。岩栖寄盘涡,沉沦遂成癖。我来汲东溟,烂煮南山石。
君莫歌五诗,歌之增离忧。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譬彼桃与李,不为仓囷谋。
春山随处款归程,古洞幽虚道意生。涧壑风泉时远近,石门萝月自分明。林僧住久炊遗火,野老忘机罢席争。
陆游 · 宋代 · 诗
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郊墟歉岁萧条后,风雪穷冬惨淡中。耐辱已惭非士节,端忧未办济民穷。
陈师道 · 宋代 · 诗
化人巧作襄样花,何年落子空王家。羽衣霓袖涴香蜡,从此人间识尤物。青琐诸郎却未知,天公下取仙翁诗。
王夫之 · 明代 · 词
蟾馆飞英,随他月在秋长在。冻云如黛。幻出香严界。
萨都剌 · 元代 · 诗
旷达王夫子,才高早避名。昨离建业水,今住广陵城。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
丘逢甲 · 清代 · 诗
阊阖沉沉路不通,封章空自效愚忠。人间漫诧朝阳凤,已落罗钳吉网中。
释函是 · 明代 · 诗
遂有出门意,方知破院闲。野云常漠漠,流水自潺潺。此夜望中月,他时梦里山。
谢榛 · 明代 · 诗
远道驰乡梦,归期隔岁华。山川醉里赋,鸡犬客中家。巷僻馀春雪,城高驻晚霞。
区大相 · 明代 · 诗
古木苍藤此结庐,白云长护小窗虚。花源暗绕城阴入,瓜地遍宜雨后锄。饮犊翻嫌洗耳后,盟鸥应对息机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