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三】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xià mén rén huáng shěng céng lù sì shí sān。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三。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èn zhī pì rì,
问:“知譬日,
yù pì yún,
欲譬云,
yún suī néng bì rì,
云虽能蔽日,
yì shì tiān zhī yī qì hé yǒu de,
亦是天之一气合有的,
yù yì mò fēi rén xīn,
欲亦莫非人心,
hé yǒu fǒu xiān shēng yuē xǐ nù āi jù ài è yù,
合有否?” 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
wèi zhī qī qíng,
谓之七情,
qī zhě jù shì rén xīn hé yǒu de,
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
dàn yào rèn de liáng zhī míng bái。
但要认得良知明白。
bǐ rú rì guāng,
比如日光,
yì bù kě zhǐ zhe fāng suǒ,
亦不可指着方所,
yī xì tōng míng,
一隙通明,
jiē shì rì guāng suǒ zài。
皆是日光所在。
suī yún wù sì sāi,
虽云雾四塞,
tài xū zhōng sè xiàng kě biàn,
太虚中色象可辨,
yì shì rì guāng bù miè chù,
亦是日光不灭处,
bù kě yǐ yún néng bì rì,
不可以云能蔽日,
jiào tiān bú yào shēng yún。
教天不要生云。
qī qíng shùn qí zì rán zhī liú xíng,
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
jiē shì liáng zhī zhī yòng,
皆是良知之用,
bù kě fēn bié shàn è,
不可分别善恶,
dàn bù kě yǒu suǒ zhe。
但不可有所着。
qī qíng yǒu zhe,
七情有着,
jù wèi zhī yù,
俱谓之欲,
jù wèi liáng zhī zhī bì,
俱为良知之蔽,
rán cái yǒu zhe shí,
然才有着时,
liáng zhī yì zì huì jué,
良知亦自会觉,
jué jí bì qù,
觉即蔽去,
fù qí tǐ yǐ。
复其体矣。
cǐ chù néng kān dé pò,
此处能勘得破,
fāng shì jiǎn yì tòu chè gōng fū。
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
” 。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但得雨声连夜静,不妨月色半床阴。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梧根共深。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翠华此际游何地?画角中宵起戍楼。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
阳明山人旧有居,此地阳明景不如。但在乾坤俱逆旅,曾留信宿即吾庐。行窝已许人先号,别洞何妨我借书。
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
徐稚今安在,空梁榻久悬。北门倾盖日,东鲁校文年。岁月成超忽,风云易变迁。
苏轼 · 宋代 · 诗
驭风骑气我何劳,且要长松作土毛。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
辛弃疾 · 宋代 · 词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白朴 · 元代 · 词
过隙光阴流转,还丹岁月绵延。几人青髻对长年。且斗时间康健。
杨慎 · 明代 · 诗
飙轮木羽引凉多,金伏朱炎奈尔何。姑射冰姿堪作对,山阴雪兴可能过。婆娑影里怀琼树,蹀躞声中想玉珂。
杜荀鹤 · 唐代 · 诗
世间多少能诗客,谁是无愁得睡人。自我夜来霜月下,到头吟魄始终身。
王世贞 · 明代 · 诗
诸贤世皇朝,重庆冠时选。俊鹗抟谏垣,彩骝躏文苑。余志属象贤,凤毛何宛宛。
至后郊居殊可怜,剧昏霾色隐寒烟。战馀天地心难识,剥尽阴阳气尚偏。海内厌长多事日,山中仅有得归年。
郎士元 · 唐代 · 诗
假守昭平郡,当门桂水清。海遥稀蚌迹,峡近足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