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先生说:“‘先天而天弗违’,说明天就是良知。‘后天而奉天时’,说明良知就是天。”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xià mén rén huáng shěng céng lù sì shí。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xiān shēng yuē xiān tiān ér tiān fú wéi,
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
tiān jí liáng zhī yě。
天即良知也。
hòu tiān ér fèng tiān shí,
‘后天而奉天时’,
liáng zhī jí tiān yě。
良知即天也。
。
”。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三年谪宦沮蛮氛,天放扁舟下楚云。
归信应先春雁到,闲心期与白鸥群。
晴溪欲转新年色,苍壁多遗古篆文。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语陆元静曰:“元静少年亦要解‘五经’,志亦好博。但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
“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绕看庭树玉森森,忽漫阶除已许深。
但得诸生通夕坐,不妨老子半酣吟。
琼花入座能欺酒,冰溜垂檐欲堕针。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晏殊 · 宋代 · 诗
紫宙星回后,青郊斗建时。
上林莺啭早,南亩雪消迟。
云矞千祥集,风条万类滋。
薛涛 · 唐代 · 诗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吴藻 · 清代 · 词
西风冷入藕花秋。占断白萍洲。淡妆无语,淩波微步,几许闲愁。
许棐 · 宋代 · 诗
我貌君容一种寒,鹭漂鸥泊廿来年。我诗吟就无人买,君相公卿煞得钱。
尤侗 · 清代 · 词
作客三年矣。到中秋、天门街上,月明如水。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
胡俨 · 明代 · 诗
萧然一榻病相如,独卧城南水竹居。玉笥松楸怀故里,青灯风雨课残书。眼前文物交游少,霜后园林橘柚余。
程敏政 · 明代 · 诗
潇洒仙郎玉不如,春来多病想离居。赓酬未觉诗禅定,笑语偏惊墨妙疏。斋舍月明灯晕小,严城风静柝声虚。
许南英 · 清代 · 诗
千万军声动地来,沙虫猿鹤俱尘埃。一球秋肃皆遭劫,六琯春阳望起灰。太息衣冠诸老尽!若论仕宦几人回?死犹有待生无味,馀勇还堪贾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