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捍格,惟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无害。”
先生曰:“我这里自有功夫,何缘得他来?只为尔功夫断了,便蔽其知。既断了,则继续旧功便是,何必如此?”
九川曰:“直是难鏖,虽知丢他不去。”
翻译
九川问:“我反省自己的种种欲念顾虑,有时涉及邪心妄念,有时又想去治理天下大事,思考到深处时,也觉得津津有味,达到难分难舍的地步了,这种情况发觉得早还容易去掉,发觉晚了就难以除去,用心尽力加以克制,却觉得相互抵触、格格不入,只有掉转念头想点别的事,才能把这些忘掉。这样理清思路,似乎也无妨害。”
先生说:“何必如此,只要在致良知上下工夫就行了。”
九川说:“我所讲的正是还不知道良知时的情况。”
先生说:“我说的里面自有致良知的功夫,怎么会有不知道的这种现象呢?只是因为你的致良知功夫间断了,所以你的良知才会被蒙蔽。既然有间断,还接着原有的功夫继续下就是了,为何非要这样?”
九川说:“那几乎是一场恶战,虽然明白了,仍是不能去掉。”
先生说:“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勇气自然就有了。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如果很容易就能取胜,那就是大贤人了。”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十六】的翻译。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