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三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
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
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
又云“功夫次第,不能不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
“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
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
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
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
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王守仁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