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yáng bó。
赠阳伯。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yáng bó jí bó yáng,
阳伯即伯阳,
bó yáng jìng ān zài dà dào jí rén xīn,
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
wàn gǔ wèi cháng gǎi。
万古未尝改。
cháng shēng zài qiú rén,
长生在求仁,
jīn dān fēi wài dài。
金丹非外待。
móu yǐ sān shí nián,
缪矣三十年,
yú jīn wú shǐ huǐ。
于今吾始悔。
以上为【赠阳伯】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曰:“然。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悟真篇》是误真篇,三注由来一手笺。恨杀妖魔图利益,遂令迷妄竞流传。造端难免张平叔,首祸谁诬薛紫贤。
依依窗月夜还来,渺渺乡愁坐未回。素位也知非自得,白头无奈是亲衰。当年竹下曾裘仲,何日花前更老莱?恳疏乞骸今几上,中宵翘首望三台。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
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
白居易 · 唐代 · 诗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陆游 · 宋代 · 诗
幅巾短褐野人装,洗尽黄尘早暮忙。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雨中郁郁垣衣绿,涧底纤纤石发长。
刘义庆 · 南北朝代 · 文
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以不相推重?”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语?”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刘克庄 · 宋代 · 诗
故人握节守齐安,闻说边头事愈难。赤手募丁修险隘,白头擐甲御风寒。半腰城甫包围毕,一把兵皆点摘残。
宋祁 · 宋代 · 诗
子牟怀魏阙,陈咸思帝城。他乡岂不美,吾土乐所生。况复抚凋节,凭高怀上京。
高翥 · 宋代 · 诗
萧寺经行无尽情,倚阑长是眼增明。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竹外飞花随晚吹,树头幽鸟试春声。
张惠言 · 清代 · 词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
李涉 · 唐代 · 词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