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八十】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shàng mén rén lù chéng lù bā shí。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八十。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èn yán píng yún dāng lǐ ér wú sī xīn。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
dāng lǐ yǔ wú sī xīn rú hé fēn bié xiān shēng yuē xīn jí lǐ yě,
’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心即理也,
wú sī xīn jí shì dāng lǐ,
无私心即是当理,
wèi dāng lǐ biàn shì sī xīn。
未当理便是私心。
ruò xī xīn yǔ lǐ yán zhī,
若析心与理言之,
kǒng yì wèi shàn。
恐亦未善。
yòu wèn shì shì yú shì jiān yī qiè qíng yù zhī sī,
”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
dōu bù rǎn zhe,
都不染着,
shì wú sī xīn dàn wài qì rén lún,
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
què shì wèi dāng lǐ。
却似未当理。
yuē yì zhǐ shì yī tǒng shì,
” 曰:“亦只是一统事,
dōu zhǐ shì chéng jiù tā yí gè sī jǐ de xīn。
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
”。
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八十】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万壑风泉秋正哀,四山云雾晚初开。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闲行向北来?登陟未妨安石兴,纵擒徒羡孔明才。乞身已拟全师日,归扫溪边旧钓台。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先生语陆元静曰:“元静少年亦要解‘五经’,志亦好博。但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来书云:“聪明睿知,果质乎?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二物乎?古之英才,若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中、韩、范诸公,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而不得谓之闻道者,果何在乎?苟曰此特生质之美耳,则生知安行者不愈于学知、困勉者乎?愚者窍云,谓诸公见道偏则可,谓全无闻则恐后儒崇尚记诵训诂之过也。然乎?否乎?”性一而已。仁、义、礼、知,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放郑声,远佞人’。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
杜甫 · 唐代 · 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文天祥 · 宋代 · 诗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张先 · 宋代 · 词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梅尧臣 · 宋代 · 诗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宋祁 · 宋代 · 诗
病粟支离月有储,汉家汤沐许家居。材同曲社真无用,拙比河阳恐有馀。半夜羁魂随鹤警,九秋嘶腹共蝉虚。
王夫之 · 明代 · 诗
炉烟平敛晚天清,病起闲愁也自轻。风定小容秋叶缓,月生微放雨窗明。江山他日仍如此,河汉经时巳早倾。
王世贞 · 明代 · 诗
三年禄食素心违,忽漫相逢思欲飞。盏酒且谋今日醉,盘餐聊当故乡归。天昏紫塞连戎马,日落黄河闪铁衣。
屈大均 · 明代 · 诗
百岁孙嵩母,吾今亦似君。人言牲鼎好,不及玉堂芬。无欲同朱萼,多才且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