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至善是人的天性,天性本来没有丝毫的恶,因此称至善。至善,只是恢复天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七十七】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shàng mén rén lù chéng lù qī shí qī。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七十七。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zhì shàn zhě xìng yě,
“至善者性也,
xìng yuán wú yī háo zhī è,
性元无一毫之恶,
gù yuē zhì shàn。
故曰至善。
zhǐ zhī,
止之,
shì fù qí běn rán ér yǐ。
是复其本然而已。
。
”。
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七十七】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毫厘何所辩?惟在公与私。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遗体岂不贵,践形乃无亏。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 “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积雨山行已后期,更堪多病益迟迟。
风尘渐觉初心负,丘壑真于野性宜。
绿树阴层新作盖,紫兰香细尚馀蕤。
此身未拟泣穷途,随处翻飞野鹤孤。
霜冷几枝存晚菊,溪春两度见新蒲。
荆西寇盗纡筹策,湘北流移入画图。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绝云开远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沮杖藜。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杜甫 · 唐代 · 诗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陆游 · 宋代 · 诗
放翁原愦愦,徂岁复骎骎。
社栎终无用,秋虫漫苦吟。
拍蚊违杀戒,引水动机心。
谢灵运 · 南北朝代 · 诗
契阔北京,劬劳西郢。
守官末局,年月已永。
孰是疲劣,逢此多□。
刘基 · 明代 · 词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
方回 · 元代 · 诗
千圣相传止一机,常惺惺法免危微。
但于方寸求吾事,莫问坡书是与非。
王夫之 · 明代 · 诗
神静物不撄,神动心以靡。
不复知其他,禅元但测此。
胡应麟 · 明代 · 诗
羽节吴山驻,貂裘汉殿来。诗书三代佐,文武万邦才。日惨中丞幕,云寒上将台。
顾璘 · 明代 · 诗
诸侯玉帛会长安,天子旌旗下楚关。共想正元趋紫殿,翻劳边将从金鞍。沧江饮马波先静,黄竹回銮雪正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