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qīng liáng sì sān shǒu。
游清凉寺三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jī yǔ shān xíng yǐ hòu qī,
积雨山行已后期,
gèng kān duō bìng yì chí chí。
更堪多病益迟迟。
fēng chén jiàn jué chū xīn fù,
风尘渐觉初心负,
qiū hè zhēn yú yě xìng yí。
丘壑真于野性宜。
lǜ shù yīn céng xīn zuò gài,
绿树阴层新作盖,
zǐ lán xiāng xì shàng yú ruí。
紫兰香细尚馀蕤。
wǎng chuān tú huà néng rú xǔ,
辋川图画能如许,
jué shì wú shēng yì yǒu shī。
绝是无声亦有诗。
以上为【游清凉寺三首】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曰:“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问曰:“何如?”曰:“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之‘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来书云:“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则亦定慧无用之见,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其曰:‘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语虽超悟,独得不踵陈见,抑恐于道未相吻合?”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
“‘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
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诫。善可为训者,时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王守仁 · 明代 · 诗
风雪蔽旷野,百鸟冻不翻。孤鸿亦何事,叫叫溯寒云?岂伊稻粱计,独往求其群?之子眇万钟,就我滁水滨。野寺同游请,春山共攀援。
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
陆游 · 宋代 · 诗
道士上天鹤一只,老僧住庵云半间。去来尽向无心得,痴黠相除到处闲。江山千里互明晦,鱼鸟十年相往还。
杨万里 · 宋代 · 诗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么生香。
朱熹 · 宋代 · 诗
飘飖学仙侣,遗世在云山。盗启元命秘,窃当生死关。金鼎蟠龙虎,三年养神丹。
杜荀鹤 · 唐代 · 诗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唐顺之 · 明代 · 诗
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洪咨夔 · 宋代 · 诗
归州多瘿生昭君,郢州多瘿生莫愁。造物何如等教瘿,尽令尤物不成尤。
卢祖皋 · 宋代 · 词
离愁禁不去。好梦别来无觅处。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
孔平仲 · 宋代 · 诗
朝亦见潮来,暮亦见潮来。维舟不敢渡,西望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