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六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shàng mén rén lù chéng lù liù shí liù。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六。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yán yǔ wú xù,
“言语无序,
yì zú yǐ jiàn xīn zhī bù cún。
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
”。
以上为传习录 · 捲上 · 门人陆澄录 · 六十六的拼音版。
王守仁 · 明代 · 文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癸未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是夕与希渊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何事憧憧南北行,望云依阙两关情。风尘暂息滁阳驾,鸥鹭还寻鉴水盟。悟后《六经》无一字,静馀孤月湛虚明。
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洙泗辍金铎,濂洛传微声。
尔家双峰下,不见双峰景。如锥处囊中,深藏未脱颖。盛德心愈卑,幽人迹多屏。
灵峭九万丈,参差生晓寒。仙人招我去,挥手青云端。
苏轼 · 宋代 · 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纷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浦,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纪,百尺苍崖尚可磨。
欧阳修 · 宋代 · 诗
珠箔凉飔入,金壶昼刻长。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归有光 · 明代 · 文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体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
陈曾寿 · 清代 · 诗
校书东观共昏晨,谓是騊駼一辈人。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迹已陈。
李频 · 唐代 · 诗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
杨维桢 · 元代 · 诗
天子忆忠言,前此枉圣恩。始知龙虎道,即上是东门。
谢榛 · 明代 · 诗
亭馆初同宴,烟萝别一家。依依檐际雀,澹澹雨中花。
李流谦 · 宋代 · 诗
主人爱客客留连,敢比荆州遇仲宣。亲奉绮谈逾十日,空劳清梦隔三年。未能轻去田园乐,那得长居几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