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liáng zhī sì shǒu shì zhū shēng。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èn jūn hé shì rì chōng chōng,
问君何事日憧憧,
fán nǎo chǎng zhōng cuò yòng gōng。
烦恼场中错用功。
mò dào shèng mén wú kǒu jué,
莫道圣门无口诀,
liáng zhī liǎng zì shì cān tóng。
良知两字是参同。
以上为【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世外烟霞亦许时,至今风致后人思。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着棋。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
来书云:“周子曰‘主静’,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绝非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夫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是动也,已发也,何以谓之静?何以谓之本体?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理无动者也。
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
风吹大江秋,行子适万里。万里岂不遥,眷言怀舅氏。朝登岳麓云,暮宿湘江水。
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
许浑 · 唐代 · 诗
归作儒翁出致君,故山谁复有遗文。汉庭使气摧张禹,楚国怀忧送范云。枫叶暗时迷旧宅,芳花落处认荒坟。
沈周 · 明代 · 诗
少小出闾右,生长纨裤中。珂马越阡陌,溢目扬光风。青紫恃富取,岂信诗书功。
张载 · 宋代 · 诗
病肺支离恰十春,病深樽俎久埃尘。人怜旧病新年减,不道新添别病深。
高蟾 · 唐代 · 诗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郭之奇 · 明代 · 诗
眼中苍梧水,悠悠散粤云。一麾谁出守,五马动朝曛。为问腾骧时凡几,能使冀群推騄駬。
谭献 · 清代 · 词
容易新霜,栖遍岸柳,青鬓照影都换。簟拂床虚,尘凝镜暗。依约妆楼晼晚。
胡应麟 · 明代 · 诗
何限春风色,长安醉碧桃。双携蒯缑剑,一话郁轮袍。射虎心犹剧,屠龙思并豪。
陈普 · 元代 · 诗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蚊昼夜声。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