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先生游览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的花树问:“先生认为天下没有心外之物,比如这些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何关系呢?”
先生说:“你未观赏这树上的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样寂静;你来欣赏这树上的花时,花的鲜艳就被你感知了。从这儿就该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了。”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八】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xià mén rén huáng shěng céng lù èr shí b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八。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xiān shēng yóu nán zhèn,
先生游南镇,
yī yǒu zhǐ yán zhōng huā shù wèn yuē tiān xià wú xīn wài zhī wù,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
rú cǐ huā shù zài shēn shān zhōng zì kāi zì luò,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yú wǒ xīn yì hé xiāng guān xiān shēng yuē nǐ wèi kàn cǐ huā shí,
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
cǐ huā yǔ rǔ xīn tóng guī yú jì nǐ lái kàn cǐ huā shí,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zé cǐ huā yán sè yī shí míng bái qǐ lái。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biàn zhī cǐ huā bù zài nǐ de xīn wài。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 。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八】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一日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
范兆期在傍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
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世道从卮漏,人情只管窥。
年华多涉历,变故益新奇。
莫惮颠危地,曾逢全盛时。
君家只在海西隈,日日寒潮去复回。
莫遣扁舟成久别,炉峰秋月望君来。
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
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
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
张岱 · 明代 · 文
青莲山房,为涵所包公之别墅也。山房多修竹古梅,倚莲花峰,跨曲涧,深岩峭壁,掩映林峦间。公有泉石之癖,日涉成趣。
张羽 · 明代 · 诗
寂寂闲居隐翠微,萧萧寒日映柴扉。
叶声乱响莓苔屐,云气时生薜荔衣。
雪满石床门闭早,草侵棋局客来稀。
吴藻 · 清代 · 词
福慧证双修。神仙第一流。碧城高、何处琼楼。
杨维桢 · 元代 · 诗
扶风女,行如有㜪,貌如钟离春。三十不肯嫁,独识五噫君。荆钗服终身,井臼操必亲。
齐己 · 唐代 · 诗
故人犹忆苦吟劳,所惠何殊金错刀。霜雪剪栽新剡硾,锋铓管束本宣毫。知君倒箧情何厚,借我临池价斗高。
胡应麟 · 明代 · 诗
深居赢得近蓬莱,路转黄金百尺台。入座风流垂拱客,登坛名誉建安才。双扉积翠西山堕,四壁新凉上苑来。
邓云霄 · 明代 · 诗
牙樯锦缆趁平潮,神女飞来不待招。龙舸虚传隋殿脚,阳台今见楚宫腰。歌声遥泛高低浪,妆影斜通宛转桥。
刘崧 · 明代 · 诗
青山何处是幽居,生事深怜老向疏。安得短篷仍载酒,松江雪里钓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