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liè xiān fēng。
列仙峰。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líng qiào jiǔ wàn zhàng,
灵峭九万丈,
cēn cī shēng xiǎo hán。
参差生晓寒。
xiān rén zhāo wǒ qù,
仙人招我去,
huī shǒu qīng yún duān。
挥手青云端。
以上为列仙峯的拼音版。
王守仁 · 明代 · 诗
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彩衣随。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曰:“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问“有所忿鉣”一条。先生曰:“忿鉣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鉣,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功夫?”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原,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模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积雨雩都道,山途喜乍晴。溪流迟渡马,冈树隐前旌。野屋多移灶,穷苗尚阻兵。
陆游 · 宋代 · 诗
赋性本刚褊,直欲栖深山。晚乃稍悔悟,自恨不少宽。胡越本一家,祸福环无端。
刘克庄 · 宋代 · 诗
津吏难绳束,滩船易覆翻。能除一方害,不忝二刘孙。
王夫之 · 明代 · 诗
南天元气合,始夜素烟围。薄霭孤星出,林风几叶飞。古今销永夕,书卷掩空扉。
王世贞 · 明代 · 诗
谁遣风尘里,沧浪意不违。波光一雨合,秋色众山归。乍可渔竿老,那能马足肥。
王恭 · 明代 · 诗
豫章才子龙门客,别驾闽州声籍籍。春帆曾食汉家鱼,秋灯几听南雄笛。王程迢递不辞难,守道何妨未转官。
王彦泓 · 明代 · 诗
痛逝无心走月明,一编枯坐过三更。陆家诗句愁如我,也道城南路怕行。
顾璘 · 明代 · 诗
旖旎芙蓉花,荡漾木兰楫。相思隔湘水,欲采不可得。
王希明 · 唐代 · 诗
牛,六星近在河岸头。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