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程动百里,往往饷僧居。
佛鼓迎官急,禅床为客虚。
桃花成井落,云水接郊墟。
不觉泥尘涩,看山兴有馀。
wǔ qì xiāng shè sì。
午憩香社寺。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xiū chéng dòng bǎi lǐ,
修程动百里,
wǎng wǎng xiǎng sēng jū。
往往饷僧居。
fú gǔ yíng guān jí,
佛鼓迎官急,
chán chuáng wèi kè xū。
禅床为客虚。
táo huā chéng jǐng luò,
桃花成井落,
yún shuǐ jiē jiāo xū。
云水接郊墟。
bù jué ní chén sè,
不觉泥尘涩,
kàn shān xìng yǒu yú。
看山兴有馀。
以上为【午憩香社寺】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
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
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
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
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
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
先生曰:“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春来客思独萧骚,处处东田没野蒿。
雷雨满江喧日夜,扁舟经月住风涛。
流民失业乘时横,原兽争群薄暮号。
贾胡得明珠,藏珠剖其驱。珠藏未能有,此身已先无。
轻己重外物,贾胡一何愚。
李白 · 唐代 · 诗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白居易 · 唐代 · 诗
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
诸处见时犹怅望,况当元九小亭前。
陆游 · 宋代 · 诗
乱插酴醾压帽偏,鹅黄酒色映觥船。
醺然一枕虚堂睡,顿觉情怀似少年。
赵佶 · 宋代 · 诗
集英亲殿策才豪,盈庑纷纷尽雪袍。
礼乐问题人罕记,就纡黼座继兰膏。
屈大均 · 明代 · 诗
高堂珠黍就,令子玉珂还。
兄弟鸳鸯似,于飞烟水间。
花为王母胜,玉作岁星颜。
袁中道 · 明代 · 诗
舟居翻爱步,三里傍江斜。
山雨犹藏树,溪风忽聚花。
穿云闲拣石,折柳坐书沙。
魏了翁 · 宋代 · 诗
只期玉女是用谏,肯为金夫不有躬。想见江南两肤使,天涯憔悴鬓成翁。
程敏政 · 明代 · 诗
曾向青源识俊髦,恩除重下为均劳。留都官爱新仪部,驿路人迎旧水曹。千里长安随日近,万年钟阜入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