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chūn rì dào zhōng duǎn shù。
立春日道中短述。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là yì zhōng xiāo jǐn,
腊意中宵尽,
chūn róng bàng xiǎo shēng。
春容傍晓生。
yě táng bīng zhuǎn lǜ,
野塘冰转绿,
jiāng sì xuě xiāo qíng。
江寺雪消晴。
nóng shì zhàn ní dú,
农事占泥犊,
jī huái tīng gǔ yīng。
羁怀听谷莺。
gù shān méi zhèng fā,
故山梅正发,
shuí jì yù guī qíng。
谁寄欲归情?。
以上为【立春日道中短述】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来书云:“谓致知之功,将如何为温凊、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非别有所谓‘格物’,此亦恐非。”此乃吾子自以己意揣度鄙见而为是说,非鄙人之所以告吾子者矣。若果如吾子之言,宁复有可通乎?盖鄙人之见,则谓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
王守仁 · 明代 · 诗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
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
陆游 · 宋代 · 诗
衮衮流年往,匆匆短景过。帘深上灯早,地窄贮香多。书尽还重读,诗成更自哦。
老无添处仍逢病,春欲残时未减寒。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
苏辙 · 宋代 · 诗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王世贞 · 明代 · 诗
九月连烽愁太阴,徵兵六传汉臣临。军中荡子随都尉,塞上孤儿备羽林。豹帐云钤挥白羽,虎符星檄散黄金。
汪藻 · 宋代 · 诗
男儿当骑生马驹,不但词赋凌三都。愿从北地傅介子,西吞青海东元菟。一行作吏不称意,人间险过宫亭湖。
何景明 · 明代 · 诗
旧业燕京下,何方更卜家。知君能大隐,城市即烟霞。商谷多芝草,淮山有桂花。
吴宽 · 明代 · 诗
茫茫巨海流银沙,光分民舍并官衙。诗人说诗等说法,四坐缤纷天雨花。寥寥小巷绝人迹,谁肯柱杖过吾家。
韩元吉 · 宋代 · 诗
广文官冷酒钱空,平日清樽一笑同。苦忆车公来座上,翻成王老隐墙东。定中示病应非病,诗里能穷有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