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一夜之间,轰鸣的雷声响彻九州大地,
仿佛从老龙的腮边幻化出累累的明珠。
将这葡萄摘下来酿成美酒三千斛,
敬献给吾皇,作为祝贺万寿无疆的酒杯。
以上为【题蒲萄图】的翻译。
注释
蒲萄:即葡萄。
九垓:亦作“九畡”,指中央至八极之地,即整个天下。
明珠:本指光泽晶莹的珍珠,此处喻指画中晶莹饱满的葡萄。
老龙腮:形容盘曲遒劲的葡萄藤如老龙之躯,而累累果实则如龙颌下的宝珠。
斛:古代量器,也是容量单位,一斛原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万寿杯:为皇帝祝寿的酒杯。
以上为【题蒲萄图】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于谦为一幅葡萄图所作的题画诗。诗人并未止步于描绘画面的形态与色彩,而是以奇崛的想象和宏大的气魄,赋予静态的葡萄以动态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政治寓意。前两句以“轰雷震九垓”的磅礴气势开篇,将葡萄的萌生喻为天地精华所钟、历经雷霆而生的龙珠,极写其不凡的来历。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物及用,提出要摘取这神奇的葡萄酿造成绝世美酒,用以敬献君王,祝愿其万寿无疆。全诗将自然奇观、艺术创作与臣子的忠诚祝愿完美地融为一体,格调高亢,展现了于谦作为一代社稷之臣的阔大胸襟与赤胆忠心。
以上为【题蒲萄图】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想象力的飞腾与寄托的深远。作为题画诗,它成功超越了画面的物理限制,创造了一个由听觉(轰雷)、视觉(明珠、老龙)和味觉(酿酒)构成的奇幻艺术空间。诗人运用“轰雷”、“九垓”、“老龙”、“三千斛”等极具张力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意境。尤其巧妙的是,“老龙腮”的比喻,既贴合葡萄藤蔓盘曲、果实圆润的形态特征,又赋予了其神圣、威严的象征意义。后两句的“酿酒”与“献寿”,则自然而巧妙地将绘画主题引向了“祝颂君王”的儒家政治伦理,使得这首小诗不仅是艺术的鉴赏,更是臣子忠忱的庄严表达。在于谦笔下,一幅普通的葡萄图被升华为了象征国泰民安、君寿臣忠的祥瑞图景。
以上为【题蒲萄图】的赏析。
辑评
清·乾隆敕编《四库全书总目·〈忠肃集〉提要》:“ 谦……诗篇率直, 不事雕琢。 其风格遒上, 兴象深远, 转有出于笔墨畦径之外者。 ” (指出于谦的诗风直率,不刻意雕琢,但风格刚劲,意境深远,往往能超越寻常的创作套路。)
清·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引陶樑语:“ 于忠肃(于谦谥号)《题蒲萄图》诗……寄托遥深, 忠爱之忱, 溢于言表。 ” (认为此诗寄托深远,忠诚爱君的情感,充分流露在言辞之外。)
现代学者 钱仲联《明清诗精选》:“ 于谦此诗, 气象宏伟, 设想奇特。 以‘ 轰雷 ’、‘ 老龙 ’之壮阔, 写蒲萄之生机; 以‘ 三千斛 ’之豪迈, 表祝寿之赤诚。 虽为题画, 实见其经国壮怀与臣节所在。 ” (从现代角度赏析,指出此诗气象宏伟,想象奇特,并认为虽是题画诗,实则体现了于谦治理国家的壮志和作为臣子的节操。)
以上为【题蒲萄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