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身着官服的士人济济相逢之地,草木萧瑟尚未改变时节。
聚散匆匆同惊一枕黄粱梦,悲欢各异各诵十年感怀诗。
我与山林早有归隐之约应当离去,天地无情你也难免为生计饥驱。
笑着接受县令人印并非失策,岁寒时节的心事愿我们深相期许。
以上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的翻译。
注释
1. 熊博士:陈与义友人,名未详,宋代对通晓经艺者的尊称
2. 瑞安令:温州瑞安县令,宋代属两浙路
3. 衣冠衮衢:众多士大夫相聚状,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衢登台省"
4. 草木萧萧: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意象
5. 一枕梦:黄粱梦典故,喻人生短暂
6. 十年诗:化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
7. 山林有约:归隐自然的承诺
8. 天地无情:杜甫《新安吏》"天地终无情"
9. 铜章:县令铜印,《汉官仪》"县令秩六百石,铜章墨绶"
10. 岁寒心事:化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以上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的注释。
评析
此诗在送别题材中注入深沉的人生哲思,通过"衣冠衮衢"的仕途相逢与"草木萧萧"的自然恒常形成时空对照。颈联"山林有约"与"天地无情"揭示出世与入世的双重困境,尾联"笑领铜章"的洒脱与"岁寒心事"的庄重,在矛盾统一中展现宋代士人进退自如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绍兴元年(1131)陈与义避乱邵州时期,是其七律中的精品。首联以空间性的"相逢地"与时间性的"未变时"对举,在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间建立哲学观照。颔联"聚散同惊"与"悲欢各诵"形成集体记忆与个体体验的复调叙事,"一枕梦"与"十年诗"的数字对照更显沧桑厚重。颈联转写双向困境,"吾当去"的归隐誓言与"子亦饥"的生存现实,既是对友人的理解,也是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共同窘境,其深刻程度远超寻常送别诗的客套。尾联"笑领铜章"的复杂情态,既含对友人仕途的祝福,又带几分无奈的自嘲;"岁寒心事"则将个人情谊升华为道德坚守的期许,与陶渊明《饮酒》"青松在东园"同样具有人格象征意义。全诗在工整对仗中流动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堪称南宋初年士人心态的典型写照。
以上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简斋《送熊博士》诗,'聚散同惊一枕梦,悲欢各诵十年诗',十四字说尽乱离情事。"
2. 胡稺《简斋诗注》:"'山林有约吾当去,天地无情子亦饥',此等句法,从老杜'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化出。"
3.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结联'笑领铜章非失计,岁寒心事欲深期',温厚和平,得风人之旨。"
4. 刘克庄《后村诗话》:"简斋南渡后诗,如《送熊博士》篇,沉郁苍凉,直摩少陵之垒。"
以上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