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一欢玄发水东流,两脚黄尘阅几州。


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不辞彭泽腰常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东家西家尔盍来,听说空圄如春台。
决曹高卧印生绿,丛棘化为交逊木。


策勋此木那可遗,动地风摇枝不曲。

秦望山头云,昨日鸾凤举。


冥冥万里风,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忧,起坐听檐语。

雨晴闲步涧边沙,行入荒林闻乱鸦。


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


书生投老王官谷,壮士偷生漂母家。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

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

晓寒生木枕,窗白梦难续。


自起开柴扉,空庭立乔木。


蒙蒙井气上,澹澹天容肃。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蒙蒙。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尊前雪。

密雪来催诗,似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谁辨鹭与鹤。


坐令天回笑,未受风作恶。

野客元耕嵩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雨歇城南泥未干,遥知独立整衣冠。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


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已阑。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修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


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

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


固知法嗣要龙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驾曹刘盖馀力,压倒元白聊一快。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


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

昽昽窗影来,稍稍禽声集。


开门知有雨,老树半身湿。


剧谈了无味,远游非所急。

一官不办作生涯,几见秋风卷岸沙。


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


天机衮衮山新瘦,世事悠悠日自斜。

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