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金印垂鞍白马雄健,不似疏广年老才归。
三千士中文章魁首,四十年来锦绣官衣。
节操如青松临涧挺拔,心思随黄雀绕檐轻飞。
乡中庆贺者争相拦路,不识御史传呼的威严。
以上为【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的翻译。
注释
1. 少尹:唐代府州副职,《新唐书·百官志》“京兆、河南、太原府,设少尹二人”
2. 侍御史:监察官,《唐六典》“侍御史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3. 疏广:西汉太子太傅,年老辞官,《汉书·疏广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4. 文章伯:文坛领袖,杜甫《戏为六绝句》“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5. 獬豸:传说中能辨曲直的神兽,《后汉书·舆服志》“法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
以上为【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卢纶酬和同僚陈翃升任少尹兼侍御史之作,展现中唐台阁诗人的仕宦情怀。首联以“金印白马”的显赫仪仗与疏广致仕典故对举,暗含对功成身退传统模式的超越;颔联“三千士”用战国四公子典,“四十年”以时间跨度凸显仕途积淀;颈联“青松”喻刚直品节,“黄雀”写机变才智,构成理想官员的完整人格;尾联通过乡人不识獬豸威严的细节,在荣归场景中注入身份认知的微妙反讽,反映中唐御史制度的特殊权威。
以上为【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在酬赠诗中独具匠心,前三联以层层递进手法塑造人物:首联从外部仪仗切入,颔联转写学术资历,颈联深入精神世界,形成由表及里的立体刻画。尾联突然引入“乡中贺者”的旁观视角,通过“不识传呼”的认知错位,既烘托出侍御史职位的特殊性,又暗含对世俗荣辱观的超越。卢纶巧妙运用双重意象链:以“金印-锦绣-青松”构建刚正不阿的公共形象,用“黄雀绕檐”暗示官场生存智慧,在颂扬中保持现实观察的清醒。其“节比青松当涧直”的句式,既承袭刘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比兴传统,又下启白居易“岁满休劳使,吟诗忆涧松”的仕隐思考。
以上为【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的赏析。
辑评
1. 唐·姚合《极玄集》:
“卢纶《和陈翃》诗,台阁体中自饶风骨,‘节比青松当涧直’七字,可作御史箴。”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允言此作,能于颂美时见规讽意,‘心随黄雀绕檐飞’,暗用《战国策》黄雀延颈欲啄螳螂事,微而婉。”
3.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卢纶‘三千士里文章伯’,较李颀‘五十年来文章伯’更觉典重,结语‘不识传呼獬豸威’,尤见身份。”
4.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大历才子,卢纶最擅七律,《和陈翃郎中》篇,气象雍容而字字锤炼,尾联闲闲收束,余味曲包。”
以上为【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