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映竹的水田如画分割,对面山峦雁群飞起。
向阳峰峦高耸对着寺宇,背阴井穴幽深下通云气。
雪天白昼只能遇见仙鹤,花开时节在此与君相会。
自古这禅诵清修之地,常多谢灵运般的诗文。
以上为【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的翻译。
注释
1. 李庶子:太子属官,名不详
2. 遵善寺:长安寺院名
3. 映竹:竹林倒映
4. 水田分:水田如棋盘分割
5. 当山:对面山峰
6. 阳峰:向阳的山峰
7. 阴井:背阴的水井
8. 雪昼:下雪的白天
9. 花时:花开时节
10. 谢公文:谢灵运的山水诗文
以上为【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工笔手法勾勒寺院春晓的立体画卷,首联“映竹水田”与“当山雁群”形成近远景的视觉层次,颔联“阳峰对寺”与“阴井通云”通过阴阳对照展现空间深度。尾联借谢灵运典故暗誉友人文采,在禅境与诗心的交融中完成对大历诗风“清空高澹”审美特征的典型呈现。
以上为【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的评析。
赏析
卢纶此诗在大历十才子的清冷基调中注入灵动的空间意识。首联以“映竹水田”的平面分割与“当山起雁”的立体动势开启画卷,精准捕捉破晓时分光影迷离的瞬间。颔联运用道家阴阳观念:“阳峰对寺”将自然山势与人文建筑勾连,暗含“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阴井通云”则以超现实的想象赋予普通物象以神秘维度,与王维“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异曲同工。颈联时序转换尤见匠心:“雪昼唯鹤”的冬日清寂与“花时见君”的春日温煦形成冷暖对照,既符合寺院四季实景,又暗喻君子之交的纯净恒久。尾联巧妙用典:谢灵运作为山水诗鼻祖,其“禅诵地”的意象既切合寺院环境,又将当下游赏纳入文学传统,在历史回响中提升诗境格调。全诗通过水田、雁群、峰峦、井云、雪鹤、花时等意象的密集铺排,构建起集视觉、触觉、时空感于一体的综合审美体验。
以上为【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的赏析。
辑评
1. 明·邢昉《唐风定》:“允言‘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十字,真得右丞三昧,而‘雪昼唯逢鹤’更见大历本色。”
2.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卢纶《遵善寺》结语‘多有谢公文’,不惟称扬得体,尤见诗人自负处。”
3.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映竹水田分’五字如展米家山水尺页,‘当山起雁群’则化静为动矣。”
4.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诗中‘阳峰’‘阴井’的阴阳对举,反映大历诗人对《周易》哲学的自觉接受。”
5. 蒋寅《大历诗风》:“尾联用谢客典故,将当下情景历史化,是大历诗人构建文学传统的典型手法。”
以上为【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