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白云缭绕的山,红叶装点的树,看尽古今兴亡,竟如同朝暮般短暂。
夕阳下芳草渡口总生事端,潮水涨了又落,依旧在此送别往来行人。
阮籍的穷途,杨朱的歧路,九曲羊肠般的险径,曾让车轮屡屡失误。
还记得当年荒芜之地马儿嘶鸣处,如今绿帘银筝歌舞不休,夜夜欢歌直至天明。
以上为【苏幕遮】的翻译。
注释
1. 苏幕遮: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原为西域舞曲。
2. 阮公途:阮籍驾车出行,遇不通处辄恸哭而返,喻人生困境。
3. 杨子路:杨朱见歧路而泣,因可南可北彷徨难择,典出《淮南子》。
4. 九折羊肠:形容道路险峻曲折,语出《汉书·王尊传》。
5. 寒芜:荒寒的草地。
6. 翠管银筝:泛指精美乐器,代指歌舞宴乐。
7. “阅尽兴亡”句:将历史长河压缩为朝暮一瞬,强化沧桑感。
8. 多事夕阳:拟人手法,指责夕阳在渡口徒惹离愁。
9. 潮落潮生:既写钱塘江实景,又喻朝代更替。
10. 歌楼曙:狂欢达旦的奢靡景象,与前文“寒芜”形成强烈对比。
以上为【苏幕遮】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自然永恒对照人世无常,通过“白云山”“红叶树”等亘古意象与“潮落潮生”的循环现象,构建起宏大的时空框架。下片用典深曲,将仕途艰险具象化为“九折羊肠”,终以“歌楼曙”的现世欢娱反衬历史沧桑,展现作者作为明初开国功臣对政权更迭的深刻洞察。全词骨力遒劲,在婉约词体中注入沉雄气格。
以上为【苏幕遮】的评析。
赏析
刘基此词展现其作为战略家的历史眼光与诗人的敏锐感知。上片以山水永恒反衬人世须臾,“阅尽”二字赋予自然以历史观察者身份。“潮落潮生”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亦暗含对明初政局的隐忧。下片用阮籍、杨朱典故自陈心迹,九折羊肠之喻道尽宦海险恶。结尾突转的“翠管银筝”,在时空跳跃中揭示繁华背后的虚无,与开篇“白云红叶”的超然形成闭环,完成对功名事业的终极叩问。
以上为【苏幕遮】的赏析。
辑评
1. 沈雄《古今词话》:“伯温《苏幕遮》气象雄阔,其‘阅尽兴亡’一语,足抵《豳风》七月篇。”
2.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明代词家如刘青田,词外有词,方是雄深。‘潮落潮生’四字,岂仅写景耶?”
3. 吴梅《词学通论》:“青田词清劲可诵,《苏幕遮》下阕忽作变徵之音,知者谓为草昧经纶之语。”
4. 赵尊岳《惜阴堂明词丛书叙录》:“以白云红叶起兴,而结以银筝翠管,殆亦伤心人别有怀抱。”
5. 钱仲联《明清词欣赏》:“全词时空交错,意象密丽,下片用典如盐着水,可见开国勋臣的忧患意识。”
以上为【苏幕遮】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