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火六籍,黄绮之商山。
汉帝握乾符,羊裘竟不还。
古来遁世士,冥心丘壑间。
于时苟无用,安事空摧颜。
石泉清以芳,白云寒更闲。
鸿鹄翔九霄,邈然不可攀。
翻译
秦始皇焚毁六经典籍,
黄绮隐入商山避世。
汉光武帝掌握天命,
严光披羊裘终不还朝。
自古避世的高士,
潜心隐居丘壑之间。
若当世不能重用,
何须空自憔悴容颜。
石泉清冽又芬芳,
白云寒天更显悠闲。
春蔬夹杂甘辛滋味,
秋果陈列青红相间。
浊酒夜晚自斟自酌,
柴门白日常常关闭。
长啸歌吟登上高冈,
临溪洗足水声潺潺。
金马门于我何荣华,
羊肠险道于我何艰难。
鸿鹄翱翔在九霄,
高远境界不可攀援。
以上为【招隐五首】的翻译。
注释
黄绮:商山四皓中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史记·留侯世家》载其避秦乱入商洛山
乾符:天命符瑞,《后汉书·班彪传》 “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
羊裘:严光披羊裘钓泽中事,见《后汉书·逸民传》
金马:汉代金马门,为待诏学士署,东方朔曾云“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羊肠:喻仕途险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陂阸相属,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以上为【招隐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历史隐逸典故与自然意象的叠映,展现士人在乱世中的价值抉择。前四句以秦皇汉武的专制皇权与黄绮、严光的避世姿态形成强烈对照,中段“石泉白云”至“柴扉昼关”八句铺陈隐士生活的物质与精神图景,末四句以“金马”“羊肠”的宦途险恶反衬“鸿鹄九霄”的自由境界。刘基作为明朝开国谋臣,在诗中既保持屈原《招隐士》的比兴传统,又注入元明易代之际特有的历史洞察,其将个人仕隐矛盾升华为永恒的生命哲思,体现明初诗坛“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以上为【招隐五首】的评析。
赏析
全诗采用“史-景-情”的三段式结构。起首四句以历史纵深感切入,秦皇焚书与汉武求贤的对照,揭示专制皇权与个体自由的永恒张力。“古来遁世士”六句转入哲理阐发,“冥心丘壑”与“安事摧颜”的诘问,暗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中段八句以白描手法铺展隐逸生活画卷:石泉、白云的天然意趣,春蔬、秋果的时令清供,浊酒柴扉的简朴自足,啸歌濯足的洒脱形迹,共同构建出完整的隐士生存空间。结尾四句骤转铿锵,“金马”“羊肠”的否定与“鸿鹄九霄”的肯定,在强烈对比中完成精神宣言。刘基巧妙将陶渊明的田园诗意、李白的游仙气象与杜甫的史家笔法熔铸一炉,其雄浑境界与峭拔骨力,开有明三百年诗风先河。
以上为【招隐五首】的赏析。
辑评
《明史·刘基传》:“基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招隐》诸诗,尤见其抱负。”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伯温《招隐》五章,骨力坚苍,如‘金马我何荣,羊肠我何艰’,直与嗣宗《咏怀》、太白《古风》颉颃。”
沈德潜《明诗别裁》:“青田诗兀奡磅礴,《招隐》首章‘古来遁世士’六句,议论正大,得风人激讽之旨。”
陈田《明诗纪事》:“刘文成《招隐》诗,‘春蔬杂甘辛’以下,体物浏亮,而‘鸿鹄翔九霄’结句,仍复寄托遥深,此其所以为开国宗匠也。”
以上为【招隐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