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们如同振翅齐飞的白鹭,又如远去的黄莺,声闻于天。
在明光殿一同等待朝见,我们清明的识见,如同拨开云雾。
欣喜能得到朝廷的荐举,却也为在台阁中与诸位分离而叹息。
怀念故乡林中令柏树欣悦的隐居生活,新的行帐却阻隔了兰草的芬芳。
此行远去,神羊獬豸冠的身影将消失,车驾将迎来南方祥瑞的雉鸟群。
我将远行至南斗星宿之外,只能遥遥仰望那中原的列星天文。
以上为【使岭南】的翻译。
注释
岭南:五岭以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在唐代是相对偏远荒僻之地。
振鹭:语出《诗经·周颂·振鹭》,以白鹭群飞比喻操行纯洁的贤人,此处指诗人与同僚们。
迁莺:指仕途升迁,亦暗含离别之意。
明光:汉代宫殿名,此处代指唐代宫殿。
待漏: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见皇帝。漏,计时工具。
清鉴:清明的识见。
披云:拨开云雾,比喻人的识见清明,能洞察事物。
廊庙:指朝廷。
台阁:尚书台的别称,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故林:故乡的山林。
柏悦:柏树欣悦,化用《庄子·德充符》中“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的意境,喻指坚贞自守的品格与隐逸之乐。
新幄:新的帐幕,指旅途中的居所。
兰薰:兰草的香气,喻指高雅的品格或美好的环境。
神羊:即獬豸,传说中的独角神兽,能辨曲直,御史等执法官戴獬豸冠。苏味道曾任御史,此代指其京官身份。
瑞雉:《尚书·高宗肜日》有“雉升鼎耳”的记载,后世常以雉为祥瑞。此处或指岭南风物,或暗喻此行肩负使命。
南斗:星宿名,与北斗相对,其分野在吴楚之地,岭南更在其南。
列星文:众星的纹理光耀,此处指中原的星空,暗指朝廷与君王。
以上为【使岭南】的注释。
评析
主题:此诗是一首行役述怀诗,表达了诗人接受朝廷使命、远赴岭南时,内心交织的荣宠之感、离别之愁以及对前路未知的复杂心绪。
手法:
用典精切:诗中大量使用典故,如“振鹭”、“迁莺”、“待漏”、“神羊”等,符合初唐宫廷诗风雅精工的特点。
对仗工整:全诗对仗极其工稳,如“明光”对“清鉴”,“廊庙”对“台阁”,“故林”对“新幄”等,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
情景相生:将旅途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如“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在空间的巨大跨度中寄寓了深沉的怀思。
以上为【使岭南】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典型地反映了初唐宫廷诗人的创作风格与一位官员的内心世界。
荣宠与伤别交织的复杂情感:诗的开篇气象高华,“振鹭齐飞”、“迁莺远闻”,既是对昔日朝堂生活的回忆,也充满了受命于君的荣耀感。然而,“嗟为台阁分”一句,情感陡然转折,流露出对京中同僚与稳定生活的深深不舍。这种矛盾心理贯穿全诗,真实而动人。
清雅精工的语言艺术:苏味道作为“文章四友”之一,其诗律体精严。此诗对仗工巧,用典贴切,如“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不仅对偶精切,更将朝堂的庄重与士大夫的清明风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一联,通过“去”与“迎”的对比,形象地概括了身份的转变与空间的转移,极具概括力。
深沉含蓄的旅途之思:诗的结尾意境开阔而苍茫。“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诗人想象自己将远行至南斗星之外,那时只能遥望北方的星辰。这既是地理上的遥远距离,也是心理上与政治文化中心的疏离。一个“遥仰”,含蓄地表达了他虽身处蛮荒,却始终心系朝廷、忠君恋阙的深沉情感。
以上为【使岭南】的赏析。
辑评
(明)胡震亨《唐音统签》:
“味道诗清鉴披云等句,典重工切,犹存陈隋体格,而气韵已开盛唐。”
(评点:胡震亨精准地指出了苏味道诗歌承上启下的特点,认为其诗虽保留陈隋时代的工丽,但气韵已转向盛唐。)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苏味道《使岭南》诗,叙情委曲而雅,‘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写迁客之情极真。”
(评点:贺裳赞扬此诗情感表达委婉典雅,并特别指出“故林”一联真实地写出了贬谪迁徙之人的复杂心境。)
现代学者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
“苏味道《使岭南》诗,在初唐的宫廷应制诗风中注入了个人行役的真切感受,于工整的隶事属对中见流宕之气,是其集中佳作。”
以上为【使岭南】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