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整个早晨遭遇着飘洒的行雨,临近傍晚又见密云屯聚。
沿着台阶泛起素白水沫,在水面聚成圆形波纹。
河畔柳枝低垂尚未扬起,山间花朵零落却余芬芳。
清酒久未奉上祭奠天地,滞留此地只为等待您的到来。
以上为【单于川对雨二首】的翻译。
注释
单于川: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境内,唐代边塞要地。
崇朝:整个早晨。《诗经·鄘风》有“崇朝其雨”句。
遘:遭遇。
薄晚:临近傍晚。
屯密云:密云聚集,语出《易·屯卦》“云雷屯”。
缘阶:沿着台阶。
竟水:整个水面。
圆文:圆形波纹。
清尊:清酒,代指祭祀或宴饮。
淹留:滞留。
以上为【单于川对雨二首】的注释。
评析
时空交织:
“崇朝”“薄晚”的时间推移与“河柳”“山花”的空间铺陈,构建出边塞雨景的立体画卷。
动静相生:
雨打台阶的“素沫”与水面“圆文”是动态细节,柳枝低垂、山花零落是静态描写,形成细腻层次。
双关隐喻:
“待君”表面写等待友人,实则暗含诗人对朝廷使命的坚守或对历史责任的思考。
以上为【单于川对雨二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边塞雨景为切入点,通过工笔描绘展现初唐边塞诗的清丽之风。首联化用《诗经》《易经》典故,赋予雨景以文化厚度;颔联以“素沫”“圆文”等精巧意象体现六朝余韵;颈联“柳低花落”暗含边塞苍凉,尾联“淹留待君”则透露出唐代士人的功业情怀。全诗对仗工整(如“河柳”对“山花”、“低未举”对“落已芬”),音韵流畅,既有齐梁诗的炼字之功,又初显盛唐气象的雄浑底色。苏味道作为“文章四友”之一,此诗可窥其“典丽精工”的创作特点。
以上为【单于川对雨二首】的赏析。
辑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味道诗虽绮丽未脱陈隋,然如《单于川对雨》诸作,已具唐音之筋骨。”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苏诗典重有余,此篇转见清空一气,‘缘阶’二句尤得物态之理。”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
“初唐诗人如苏味道,在律化过程中尝试将宫廷诗的精致与边塞的苍茫结合,此诗可视为重要过渡。”
这首诗以细腻笔触勾勒边塞雨景,在写景中隐含羁旅情怀,展现了初唐律诗锤炼字句与开拓意境的双重探索。苏味道虽以“模棱手”闻名于世,此诗却可见其文学创作的严谨与情思之深婉。
以上为【单于川对雨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