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明知不久后还能与你重逢,
但此刻的欢聚仍愿它长留。
江天间连绵的梅雨刚刚散去,
更何况我们正置身这月色笼罩的楼头。
以上为【荅崔法曹】的翻译。
注释
荅:同“答”,回复之意。崔法曹:一位姓崔的法曹参军(唐代州府掌管司法的官员),是诗人的友人。
后会:日后相会。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的阴雨天气。
月中楼:月光照耀下的楼阁。
以上为【荅崔法曹】的注释。
评析
这首小诗是唐代答赠诗中的精品。它避开了送别诗常见的悲切套路,以乐观的“后会”起笔,又以清丽的夜景作结,在矛盾心理与优美景色的交织中,将对友情的珍视表达得深沉而高雅。尤其是“况在月中楼”一句,将眼前的美好推向极致,使得短暂的分别也带上了一丝诗意的浪漫,展现了诗人洒脱而深情的襟怀。
《荅崔法曹》虽篇幅短小,却构思精巧,情感真挚。它通过质朴的语言和清新的画面,将一次普通的友人聚会与分别写得意味深长,在淡然中见深情,于景语中藏情语,展现了唐代诗歌极高的艺术造诣。
以上为【荅崔法曹】的评析。
赏析
矛盾心理的巧妙表达:诗歌开篇便展现了一种微妙的矛盾心理。诗人明明知道与友人后会有期,分别不会太久,却依然对眼前的欢聚充满留恋。这种“知不远”却“愿留”的笔法,比直接抒写离愁别绪更显情谊之深挚婉转。
以景结情,意境空灵:后两句不再直接抒情,而是转向景物描写。雨散云收,江天一色,明月朗照,二人共倚楼头。这幅清新明净的画面,既烘托出当下聚会的宁静美好,也将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愫融入景中,意境空灵悠远,余韵绵长。
语言简淡,韵味深长:全诗仅二十字,语言简练平淡,毫无雕琢之感,却精准地捕捉了特定时刻(雨后月夜)与特定地点(楼上)的情感体验,创造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绝句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荅崔法曹】的赏析。
辑评
虽暂无直接针对此诗的古代经典辑评,但后世对戴叔伦诗歌的整体评价可作参考:
《唐才子传》 评其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叔伦骨气稍轻,而神情自足,委婉清丽,亦能动人。”
此诗正体现了戴叔伦诗歌“神情自足”、“委婉清丽”的典型风格。
以上为【荅崔法曹】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