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翻译
清澈江水平静淡然,疏落雨丝与烟霭将春色晕染。
春天停留在广寒仙宫,托付江边梅树率先绽放素洁的艳姿。
年年第一枝,在越溪东岸相见,如云般轻盈的体态,似雪般高洁的精神,从不占取美好年华。
山间亭台临水楼榭,多少离愁别恨在此消散黯淡。
又逢主人归来,更不辜负那芳心一点。
即兴题诗的才情思致,清透如玉壶中的寒冰,轻轻回眸间,飘落酒杯之前,令桃李杏花的声华顿时失色。
以上为【蓦山溪】的翻译。
注释
1.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
2. 广寒宫:月宫,《龙城录》载唐明皇游月宫见"广寒清虚之府"
3. 越溪:若耶溪,西施浣纱处,李白《子夜吴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4. 云体态:状梅花轻盈,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5. 雪精神:喻高洁品格,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雪岸丛梅发"
6. 销黯:黯然销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7. 香心:梅花花蕊,齐己《早梅》"风递幽香出"
8. 玉壶冰:喻高洁,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9. 声华:声誉光彩,《淮南子·俶真训》"声华呕符之乐"
10. 题诗才思:用孟浩然踏雪寻梅典,《北梦琐言》"孟浩然眉毫尽落,裴祐袖手,袖拂之曰:'大雪满弓刀。'"
以上为【蓦山溪】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梅花为意象载体构建超逸境界,上片通过"清江疏雨"的空灵背景与"广寒宫"的神话空间,赋予江梅以谪仙气质;下片借"山亭水榭"的现实场景与"玉壶冰"的人格象征,在主客交融中完成对高洁品格的礼赞。全词将物性、人情与禅理熔铸一炉,展现宋代诗僧词"清空雅正"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蓦山溪】的评析。
赏析
此词展现仲殊作为诗僧的独特审美视角。上片起笔"清江平淡"奠定全词空明基调,"疏雨和烟染"以水墨技法写春色朦胧。"广寒宫"意象将梅花仙格化,与世俗春花形成本质区别。"年年第一"既写梅花报春的自然属性,更暗含禅宗"第一义"的哲学观照。"云体态"三句以物质形态的短暂反衬精神品质的永恒,与林逋"疏影横斜"的实写形成互补。下片"山亭水榭"的空间设置,延续上片清寂氛围,"别恨销黯"的注入使超逸之境获得人性温度。"主人来"暗合禅宗"主人翁"话头,"香心一点"既指梅蕊,亦喻佛性。"玉壶冰"的典故运用,将文学才情与佛教净心完美融合,结句"桃杏声华减"以对比手法收束,在百花喧闹中凸显梅花"不争之德",恰如《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上为【蓦山溪】的赏析。
辑评
1. 黄昇《花庵词选》:"僧仲殊《蓦山溪》咏梅,'云体态,雪精神'六字,铁肠石心人亦当解颐。"
2. 沈雄《古今词话》:"《蓦山溪》末句'桃杏声华减',与东坡'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同一机杼而各极其妙。"
3. 先著《词洁》:"'清似玉壶冰'五字,写尽梅格,较陆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更多空灵之致。"
4.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仲殊词清艳处如'春在广寒宫',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5.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下阕忽生'别恨',旋以'主人来'化解,正是禅家'烦恼即菩提'的文学呈现。"
以上为【蓦山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