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颠。
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
多病纷倚薄,少留改岁年。
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
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
人生意颇合,相与襟袂连。
一日两遣仆,三日一共筵。
扬论展寸心,壮笔过飞泉。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
昔在尧四岳,今之黄颍川。
于迈恨不同,所思无由宣。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
客游虽云久,主要月再圆。
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
丈夫贵知己,欢罢念归旋。
翻译
峡中居民似鸟兽栖居,房屋附着在山峦之巅。
下临深不可测的长江,江中有航行万里的舟船。
我多病之身暂且依居,短暂停留又过了一年。
在这边远之地谁能慰藉心怀?见到您这位名士才展露笑颜。
我孤陋寡闻愧居远亲,怎敢与您平起平坐比肩。
但人生意趣十分相投,衣袖相连终日相伴。
一日两次派遣仆从相邀,三日共赴一次筵宴。
高谈阔论展露赤诚心迹,雄健笔力胜过飞瀑流泉。
您如韦玄成承继家学美名,像庾信传续文学事业。
从未见过八尺高的身躯,能常得众人如此爱怜。
您即将踏上辛苦旅程,总为生计俗务所牵。
北归白帝城拨转船头,向南进入黔阳地界。
汧公镇守这方疆土,威望远超各地诸侯。
辖境内如太古般安宁,时局危难独能清肃。
品格清高如承露金茎,品性正直似朱丝琴弦。
仿佛是上古尧帝的四岳,今日的黄颍川般贤能。
恨不能与您同行远去,思念之情无处表白。
山势深邃江水增波澜,秋露悬垂时解榻相别。
客游虽已历时很久,但主要期待他日再团圆。
清晨聚于风渚亭上,醉中挥写云峤诗篇。
大丈夫贵在得遇知己,欢宴后总念归期将至。
以上为【赠李十五丈别】的翻译。
注释
李十五丈:杜甫友人,排行十五,生平不详
层颠:重叠的山巅,指夔州陡峭地势
玄成:西汉韦玄成,继承父业修经,喻李丈家学
子山:北周庾信字子山,以文学传世,赞李丈文才
汧公:指当时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勉,封汧国公
金茎露:汉武帝建章宫铜柱承露盘,喻品格清高
朱丝弦:琴瑟朱弦,喻正直之性,《礼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
尧四岳:传说中尧帝的四位诸侯长老
云峤篇:指游仙诗,峤指尖峭高山
以上为【赠李十五丈别】的注释。
评析
本诗展现杜甫晚期诗风的三重维度:
地理与心境的互文:以“峡人鸟兽居”的险峻地理,映射诗人漂泊无依的生存状态
病体与壮怀的张力:“多病纷倚薄”与“壮笔过飞泉”形成肉体衰微与精神强健的对照
私谊与时局的交织:将个人离别置于“时危独萧然”的宏大背景下,提升赠别诗的格局
以上为【赠李十五丈别】的评析。
赏析
此诗是杜甫七古赠别诗的典范之作:
结构设计:以地理奇景起兴,经交往细节铺陈,至时局评价升华,终归离别感伤,形成四重转折
对仗艺术:“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等工对,既显家世传承,又暗含文化托命之意
意象经营:将“金茎露”“朱丝弦”等宫廷意象与“山深水增波”的自然意象熔铸,创造清刚之境
情感层次:从“开颜喜名贤”的欣悦,到“于迈恨不同”的怅惘,再到“欢罢念归旋”的克制,展现复杂心绪
诗中“丈夫贵知己”的宣言,可视为杜甫对“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的孤独处境的超越尝试。
以上为【赠李十五丈别】的赏析。
辑评
明·王嗣奭《杜臆》:“此诗峡中景况,历历如绘,而真情实意,溢于毫素。”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半叙峡中旅况,中段称李丈才品,末述送别之意,章法井然。”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开颜喜名贤’为一诗之纲,后幅‘汧公制方隅’等句,皆所以申明名贤之实。”
现代·萧涤非《杜甫诗选注》:“诗中既可见杜甫晚年生活状况,又可见其虽在困顿中仍不忘关切时局之心。”
以上为【赠李十五丈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