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们共同珍惜相聚的每一寸光阴,酒杯虽浅,情意却格外深沉。
姑且如同月下三人共影般欢聚,莫要心生天涯相隔万里的愁绪。
东岭近来已开辟出松树与菊花的小径,南堂也刚刚停止了斧凿的喧音。
知道您善于表达美好的祝愿如张老一般,仍盼望您能携酒再来一次探访。
以上为【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是古代文人酬答的一种方式。
2. 惠循二守:指两位姓惠、姓循的地方太守,具体身份待考,应为苏轼友人。
3. 一寸阴:极言时间短暂,比喻光阴宝贵。
4. 酒杯虽浅意殊深:酒量虽小或杯盏浅窄,但情意深厚。
5. 月下三人影: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处指主客二人加月影共三人,形容欢聚之趣。
6. 莫作天涯万里心:劝慰对方不要因地理距离而心生疏远或忧愁。
7. 东岭近开松菊径:东边山岭新开辟了一条种有松树和菊花的小路,象征隐逸高洁的生活环境。
8. 南堂初绝斧斤音:南屋附近刚停止了砍伐木料的声音,暗示营造已毕,进入宁静阶段。
9. 知君善颂如张老:张老,春秋时晋国大夫张孟,以善于祝辞著称,《礼记·檀弓下》载其“善颂善祷”。此处称赞对方言语吉祥得体。
10. 犹望携壶更一临:仍然希望你能带着酒壶再次前来探访,表达热切期盼之情。
以上为【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酬答友人惠循二守(指两位太守)相会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再度来访的殷切期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而意味深远,融合了人生哲理与自然景物之美,体现了苏轼在仕途沉浮中依然保持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月下三人影”巧妙化用李白“对影成三人”之意,展现主客共处之乐;“松菊径”“绝斧斤音”则暗喻归隐之志与清静生活之追求。末联以古贤张老作比,既赞友人德行,又含深情邀约,余韵悠长。
以上为【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首联直抒胸臆,强调友情之珍贵,“一寸阴”的典故凸显时间之可贵,而“酒杯虽浅”反衬“意殊深”,形成强烈对比,奠定全诗深情基调。颔联用典自然,“月下三人影”不仅呼应前句饮酒场景,更赋予诗意浪漫色彩;“莫作天涯万里心”则转而劝慰,体现苏轼豁达胸怀。颈联写景寓情,通过“松菊径”与“绝斧斤音”描绘出一处远离尘嚣、适宜栖居的理想境地,暗含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尾联借古喻今,以张老之善颂赞美友人,并以“携壶更一临”作结,亲切自然,余味绵长。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意境清幽而情意浓厚,充分展现了苏轼融哲理于日常、化典故于无形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语淡而味永,情真而意长,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通百家意者不能到。”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次韵之作,最忌拘牵,此诗从容自然,毫无痕迹,可谓入妙。”
3.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东坡七律,以气格为主,不专求工于词藻。如此诗‘且同月下三人影’,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情深而不滞,语浅而味长,坡公酬应之作亦具风骨。”
以上为【次韵惠循二守相会】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