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患肺病已久,在江边择新居所栖身。
这里远离喧嚣恰能避开俗世,疏朗开阔最是宜养身心。
今日有客来访茅屋,唤儿整理好葛布头巾。
亲自耕种菜畦新苗尚稀,稍稍采摘些款待挚友表心意。
以上为【宾至】的翻译。
注释
1. 患气:指肺病,杜甫多年患病
2. 卜宅:择地定居,《礼记·表记》“卜宅寝室”
3. 喧卑:喧嚣卑湿之地,谢灵运《会吟行》“喧卑始荡”
4. 葛巾:葛布头巾,隐者服饰,陶渊明曾著葛巾见客
5. 菜甲:蔬菜初生嫩叶,《礼记·内则》“濡鱼卵酱实蓼”郑玄注“卵读为鲲,鱼子,或作拦”
以上为【宾至】的注释。
评析
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通过截取“客至”生活片段,展现诗人脱离官场后的隐逸心境。首联以“患气”与“卜宅”对举,暗示身体之困与精神新生的辩证关系。颔联“喧卑避俗”与“疏快宜人”形成因果链,揭示环境选择对心灵的影响。后两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待客场景,“自锄”“小摘”的细节既见躬耕之乐,又显窘迫中不失真诚的待客之道,在平实叙述中暗含对纯真人情的珍视。
以上为【宾至】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律在杜甫沉郁顿挫的主体风格外展现清新质朴的一面。全诗以空间转换为线索:从“临江卜宅”的宏观环境,到“茅宇”的具象居所,最终聚焦“菜畦”的微观场景,形成诗意的层层收束。诗中“呼儿正葛巾”的仪式性动作,暗含对魏晋风度的追慕;“自锄稀菜甲”的劳作画面,则体现儒家“君子固穷”的精神品格。尾联“小摘为情亲”以限量采摘的细节,既道出物质匮乏的实情,又凸显情谊的珍贵,在节制表达中蕴含深永情味。
以上为【宾至】的赏析。
辑评
1. 宋·刘辰翁《批点杜工部诗》:
“极有风味,『小摘为情亲』,多少含蓄。”
2. 明·王嗣奭《杜臆》:
“此诗如田家语,温柔敦厚,依然三百篇遗风。”
3.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上四卜居之景,下四宾至之事。『稀菜甲』,新垦者未繁。『小摘』,仅待客而不多设。”
4.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一、二迤逦而来,『喧卑避俗』,言地,『疏快宜人』,言情。后四事真情真,不落酬应套格。”
以上为【宾至】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