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正当暑热时闭门不出,也没有宾客来访。
在静室中放下深深的帘幕,把小庭院重新打扫干净。
提起衣衫,推起头巾,悠闲傲然,得以纵情自在。
早晨的阳光映照着清凉的枕席,趁着凉快睡上一觉。
午餐有些什么呢?不过一两样鱼肉菜肴。
夏天的衣物也不多,蕉麻纱布的衣服只有三五件。
维持生计既然已经充足,多余的物品只是徒增烦扰和浪费。
若是与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贤士相比,我如今实在是过于富贵了。
以上为【夏日閒放】的翻译。
注释
1. 閒放:闲适放达,不拘礼法
2. 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衣着随意不拘束
3. 自恣:纵情任性,自由自在
4. 枕簟:枕头和竹席,泛指卧具
5. 蕉纱:用蕉麻织成的夏布,质地轻薄凉爽
6. 资身:供给生活所需
7. 给足:充足,满足需要
8. 长物:多余的东西
9. 烦费:烦扰耗费
10. 箪瓢人:指颜回。典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以上为【夏日閒放】的注释。
评析
本诗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闲适诗风。通过描绘夏日避暑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人以质朴自然的笔触勾勒出简淡自足的生活图景。诗中“褰裳岸帻”的疏放形象与“蕉纱三五”的简朴物质需求形成和谐统一,最终通过“箪瓢人”的典故对比,深化了知足常乐的主题思想,体现了诗人将儒家安贫乐道与道家清静无为相融合的人生哲学。
以上为【夏日閒放】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构建出夏日闲居的清凉意境。首联以“不出门”“无宾客”营造出世隔绝的静谧氛围,颔联“深下帘”“新扫地”通过具体动作展现精心营造的避暑空间。颈联“褰裳岸帻”的细节描写活画出诗人的疏放姿态,而“朝景枕簟清”句更以通感手法将视觉的“朝景”与触觉的“清”完美融合。后半篇由景入情,从“鱼肉一两味”“蕉纱三五事”的简朴物质生活,自然升华到“资身给足”的精神满足,最终以颜回箪瓢自乐的典故收束,在自嘲“太富贵”中暗含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全诗语言浅近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言浅思深”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夏日閒放】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乐天诗如『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真率有味,似拙实工。”
2.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白香山《夏日閒放》诗,写闲适之趣如在目前,其『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尤得避暑真趣。”
3.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读乐天『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句,可见其知足安分之意,此真得颜子之乐者。”
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白傅《夏日閒放》诗,疏放自得,末句自谦中实见身份,非真以富贵为念者。”
5. 赵翼《瓯北诗话》:“香山诗专取自然,如『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眼前景物,脱口而出,自饶情趣。”
以上为【夏日閒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