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时机来临的时候,那形势可以乘势而为;时机逝去的时候,那些事端便随之发生。
过去的事情,今天已不能重演;今天正在发生的事,将来必定会再次变更。
以上为【时事吟】的翻译。
注释
1. 时事:指当前局势与具体事务
2. 乘:凭借、利用
3. 遂生:随之产生
4. 前日:往昔、过去
5. 不行:不能实行
6. 更:变更、改变
7. 时:既指具体时机,亦含历史规律之意
8. 势: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
9. 事:具体事件与历史进程
10. 来兮去兮:化用楚辞句式,增强咏叹意味
以上为【时事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时事变迁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历史观与时空观。诗中通过"前日-今日-后来"的时间链条,构建起循环往复的历史认知框架,强调智者应当审时度势。其语言质朴却蕴含深刻哲理,展现了宋代理学诗派将哲学思考融入诗歌创作的特点。
以上为【时事吟】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时空维度展开哲学思辨。前四句构成两组对称结构,"来-去"对应"乘-生",揭示时机与事态的因果关系。后四句通过时间递进(前日-今日-后来)展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全诗用词精准,"乘"字体现主动把握,"更"字暗含物极必反的规律。邵雍将《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转化为诗语,在二十字间构建起动态发展的历史观,其"时事相因"的认知既包含道家顺势而为的智慧,又带有儒家通变进取的精神。
以上为【时事吟】的赏析。
辑评
1.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尧夫《时事吟》说得道理透,如'前日之事今日不行',见得事物代谢之理"
2. 王夫之《宋论》:"康节以诗明易,其《时事吟》诸作,观往来之象而达通变之神"
3. 全祖望《宋元学案·百源学案》:"此诗虽简,实括《皇极经世》观物之要"
4.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评邵雍诗:"源出寒山、拾得,而精思过之,《时事吟》可见其格物之功"
5. 方回《瀛奎律髓》:"邵康节诗理趣深长,如《时事吟》二十字中,阴阳消长之机具焉"
以上为【时事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