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林梢间隐现着将尽的残阳,庭院边萧瑟夜气已透寒霜。
霜打秋草渐枯虫鸣急促,风中枝摇未定鸟栖难安。
容颜衰朽对镜同感惆怅,身体康健逢酒暂且欢欣。
应是天意教我们相守温暖,一时同享垂老闲官的光景。
以上为【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的翻译。
注释
1. 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2. 林梢:树梢
3. 萧疏:稀疏冷落
4. 霜草:经霜的秋草
5. 虫思:秋虫悲鸣
6. 风枝:风中树枝
7. 容衰:容颜衰老
8. 逢杯:遇到饮酒机会
9. 暖热:温暖
10. 闲官:闲散官职
以上为【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白居易酬和刘禹锡《秋庭独坐》之作,通过秋夜意象群构建出衰老与达观的双重意境。前两联以“林梢残阳”“庭际夜气”的空间铺陈,暗合人生暮年的时间隐喻;“霜草欲枯”与“风枝未定”的生态描写,既是自然观察更是生命状态的写照。后两联突转豁达,“容衰见镜”的普遍悲慨被“身健逢杯”的个体欢欣消解,尾联“天教暖热”的自我解嘲,在无奈中透出相濡以沫的温情,典型体现白居易后期诗风“言浅思深”的特质。
以上为【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堪称白氏“通俗派”诗风的典范。首联以工笔勾勒暮色,“隐映”二字状光影恍惚如在目前,“萧疏”一词写秋气浸骨直逼肌肤,视觉与触觉的通感运用精妙。颔联“欲枯”“未定”的动态捕捉,既写自然物候的瞬息万变,又暗喻晚年生命的摇摆不定,其“虫思急”“鸟栖难”的拟人笔法,与刘禹锡原唱“蛰虫切切不胜秋”形成心灵共振。颈联转折尤见白氏智慧:镜中衰容本应引向庄子“倏忽浑沌”的哲学悲慨,却以“逢杯喜欢”的世俗愉悦实现情绪逆转,这种“以俗破雅”的手法,正是白居易区别于其他中唐诗人的独特标识。尾联“天教相暖热”的阐释,将个人际遇升华为命运安排,其“垂老与闲官”的并置,既含政治失意的自嘲,又见远离纷争的自足,与刘禹锡“莫道桑榆晚”的豪迈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中唐贬谪诗人的精神图谱。
以上为【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乐天此诗,颔联景中有情,颈联情中有景,尾联以淡语收浓情,乃酬唱诗中上乘。”
2. 贺裳《载酒园诗话》:“‘容衰见镜同惆怅’较之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更见苍老,而‘身健逢杯且喜欢’真乐天口头禅也。”
3. 查慎行《白香山诗评》:“后四句层层脱卸,从惆怅中转出喜欢,从喜欢中悟出天意,章法绝妙。”
4. 袁枚《随园诗话》:“白傅‘霜草欲枯虫思急’七字,写尽秋夜神理,较孟襄阳‘虫声户新秋’更觉迫促动人。”
5. 赵翼《瓯北诗话》:“中唐以后诗人多尚险涩,独香山以平易见长,如此诗‘应是天教相暖热’句,何等坦直,何等温厚!”
以上为【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