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昨日春冰才在水边消融,今朝腊雪已在风前飞坠。
时光过眼比飞鸟更迅疾,壮志未酬岂能不奋起直追。
以上为【感怀】的翻译。
注释
春冰破:春季冰雪消融,语出《尚书·君陈》“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腊雪:农历腊月降雪,代表年关将至
岁华:年华时光,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岁华尽摇落”
疾飞鸟:化用《庄子·秋水》“白驹过隙”意象
着鞭:挥鞭策马,喻奋发进取
以上为【感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自然节候的急速变迁,隐喻政治人生的短暂无常。前两句用“昨日春冰”与“今朝腊雪”构成时间压缩,打破四季常规顺序,揭示岁月不居的残酷本质。后两句将“飞鸟”的物理速度与“岁华”的抽象流逝并置,在视觉与心理层面形成双重冲击。结句“着鞭”典用《晋书·刘琨传》“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将生命焦虑转化为功业紧迫感,体现北宋士人特有的历史使命感。
以上为【感怀】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绝在二十字间完成从自然观察到生命觉悟的升华。前两句通过“春冰-腊雪”的超逻辑组合,构建出时光流速的陌生化效果,使读者在季节错位中感受时空的扭曲感。第三句“疾飞鸟”的比喻兼具《论语》“逝者如斯”的哲学观照与杜甫“决眦入归鸟”的视觉张力。末句以“如何不”的反诘句式,将陶渊明“及时当勉励”的田园情怀,转向范仲淹“敢不兢兢”的仕途担当,彰显司马光作为政治家的入世精神。全诗以冰雪意象始,以鞭马意象终,在冷峻与激昂间划出宋代儒者的人生轨迹。
以上为【感怀】的赏析。
辑评
宋·邵博《闻见后录》评:“司马温公《感怀》绝句,殊有警世之意,观其‘春冰’‘腊雪’之语,知公于新旧党争未尝不深虑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公诗素称朴拙,然此作‘岁华飞鸟’之喻,精警处直追陶谢。”
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司马光此诗与其《资治通鉴》中的时间意识一脉相承,在季节速写中蕴藏着历史学家特有的时间敏感。”
以上为【感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