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晨眺望秦川旷远无际,朝阳正从东面的山峰升起。
远近的山河明净如洗,蜿蜒的城阙层叠耸立。
秋风吹过万家竹林的声响,五陵松树染上凛冽的寒意。
客居之人发出归去的叹息,霜露浓重更添凄凉心绪。
以上为【望秦川】的翻译。
注释
1. 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古属秦地
2. 迥:遥远辽阔
3. 逶迤:蜿蜒曲折貌
4. 城阙:城楼与宫阙,代指长安城建筑群
5. 五陵:西汉五位皇帝(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的陵墓,位于长安北郊
6. 归欤叹:化用《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典故
7. 悽其:凄然悲凉貌
以上为【望秦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通过朝日、山河、城阙、竹松等多重意象的时空组合,构建出雄浑而苍凉的审美境界。尾联突转抒情,在严整的景物铺排后引出归思,形成盛唐山水诗“前半景象、后半情怀”的典型结构。诗中“净”与“重”的视觉对照,“秋声”与“寒色”的视听通感,展现出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以上为【望秦川】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六句以画师手法铺展秦川秋晓长卷:首联大笔勾勒天地轮廓,旭日东升的宏阔场景暗含大唐气象;颔联“净”字既写秋空澄澈,亦透露出诗人观照世事的清明心境,“重”字则暗喻帝都深厚的历史积淀。颈联转用工笔细描,借“万户竹”的萧飒声响与“五陵松”的视觉寒色,在空间维度中注入时间流逝的苍茫感。尾联直抒胸臆,“归欤叹”既呼应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又暗含自身宦游漂泊的无奈,“霜露浓”三字将自然物候与人生际遇完美融合,使全诗在壮阔的物理空间中最终回归到微妙的心理时空。
以上为【望秦川】的赏析。
辑评
1. 明·邢昉《唐风定》:“景象雄阔而带凄其,此盛唐所以为高。”
2.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净’字炼得警绝,‘重’字写尽帝京气象。”
3.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前半气象开阔,后半感慨淋漓,此李颀最完密之构。”
4.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秋声’一联精警异常,然不伤巧,故是盛唐轨则。”
以上为【望秦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