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 菩萨行品第十一

更新于2022年04月05日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唯然,已见。」 「于汝意云何?」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阿难言:「此所从来?」 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 曰:「此饭久如当消?」 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惓;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于世间法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云对雨古诗网

评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我来完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鸠摩罗什作品

维摩诘所说经 · 观...

鸠摩罗什 · 晋代 · 文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