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维摩诘所说经 ·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
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
各随所乐说之。
」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
生、灭为二。
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
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
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
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
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
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
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
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
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
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
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
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
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
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
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
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
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
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
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
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
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
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
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
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
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
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
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
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
无闇、无明,则无有二。
所以者何?
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
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
所以者何?
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
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
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
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所以者何?
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
善哉!
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评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鸠摩罗什作品

维摩诘所说经 · 观...

鸠摩罗什 · 晋代 · 文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