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以上为【中庸 · 第二十一章 】的翻译。
zhōng yōng dì èr shí yī zhāng。
中庸 · 第二十一章 。
zi sī。
子思。
zì chéng míng,
自诚明,
wèi zhī xìng zì míng chéng,
谓之性;自明诚,
wèi zhī jiào。
谓之教。
chéng zé míng yǐ,
诚则明矣,
míng zé chéng yǐ。
明则诚矣。
以上为【中庸 · 第二十一章 】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子思 · 周代 · 文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欧阳修 · 宋代 · 词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
孟浩然 · 唐代 · 诗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王夫之 · 明代 · 诗
冉冉漾轻柔,关河只此愁。
鹰鹯疑谤诅,鸠鸴漫咨诹。
水月三人影,霜霄一抹秋。
屈大均 · 明代 · 诗
西田春夏土膏多,一岁栽蔬一岁禾。
安得农桑来此地,更租塘水种菱荷。
陈霆 · 明代 · 词
一线功名牵鼻住。百岁闲身,卖向匆忙处。暮鼓才终鸡又起。
陶安 · 明代 · 诗
顷刻天风起自东,棹郎踊跃挂双篷。富池相对盘塘近,笑语蕲山翠色中。
邵亨贞 · 元代 · 词
朔风吹破帽,江空岁晚,客路正冰霜。暮鸦归未了,指点旗亭,弭棹宿河梁。荒烟乱草,试小立、目送斜阳。
杨荣 · 明代 · 诗
圣皇嗣大宝,宽仁布新令。敷此天地恩,岂但及万姓。群臣引年者,簪组从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