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以上为【中庸 · 第四章 】的翻译。
zhōng yōng dì sì zhāng。
中庸 · 第四章 。
zi sī。
子思。
zǐ yuē dào zhī bù xíng yě,
子曰:“道之不行也,
wǒ zhī zhī yǐ,
我知之矣,
zhī zhě guò zhī,
知者过之,
yú zhě bù jí yě。
愚者不及也。
dào zhī bù míng yě,
道之不明也,
wǒ zhī zhī yǐ xián zhě guò zhī,
我知之矣:贤者过之,
bù xiào zhě bù jí yě。
不肖者不及也。
rén mò bù yǐn shí yě,
人莫不饮食也,
xiān néng zhī wèi yě。
鲜能知味也。
。
”。
以上为【中庸 · 第四章 】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子思 · 周代 · 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黄庭坚 · 宋代 · 诗
千年鹿死尚精神,睡足苍龙半屈伸。
百年妖狐住不得,个中曾卧谪仙人。
王建 · 唐代 · 诗
尽送春来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散时各自烧红烛,相逐行归不上车。
叶绍翁 · 宋代 · 诗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丘逢甲 · 清代 · 诗
酒迫桓温走老兵,诗看秦系破长城。英雄失路群儿笑,独客逢秋百感生。沧海桑沈栽后影,钧天乐断梦时声。
王鹏运 · 清代 · 词
万木酣风处,空际暮色萧森。暗雨气,小楼阴。听高下蝉吟。
耿湋 · 唐代 · 诗
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
曹勋 · 宋代 · 诗
远业尝轻万户侯,今陪笑语庾公楼。声空冀北一曲妙,木落淮南千里秋。酒兴勇随高意上,月华影入大江流。
尹台 · 明代 · 诗
昔我慕元宝,采珠赤水阳。智离与象罔,欲遣不得将。至人握元化,韫匮储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