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燕支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版本二: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了三个寒食节。
年年都想要珍惜春天,可春天逝去却无人能挽留。
今年又遭遇连绵苦雨,两个月来如同秋天般萧瑟凄凉。
躺着听雨打海棠花的声音,红艳如胭脂的花瓣纷纷坠落,埋入泥中,宛如洁白的雪被玷污。
春光像是在暗中被人悄悄背走,半夜里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将它夺去。
这情景,和一个病弱的少年有何不同?等他病愈起身,头发早已全白了。
以上为【寒食雨(其一)】的翻译。
注释
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两月秋萧瑟”句: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
燕支雪:指海棠花瓣。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句:《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
何殊:何异。
1.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古代习俗禁火冷食,故称寒食。
2.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此,任团练副使。
3. 三寒食:指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至黄州,至作诗时已历三个寒食节。
4. 苦雨:连绵不断的阴雨,令人忧愁。
5. 秋萧瑟:形容春日因久雨而显得像秋天一样凄凉萧条。
6. 海棠花:苏轼喜爱的花卉,常象征美好事物。
7. 燕支雪:即“胭脂雪”,比喻海棠花红白相间、娇艳如胭脂、洁净如雪。
8. 暗中偷负去:化用《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喻时光悄然流逝。
9. 夜半真有力:指自然之力不可抗拒,暗喻命运或时间的无情。
10.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以病后衰老的少年自比,感叹自己贬谪多年,身心俱疲,青春不再。
以上为【寒食雨(其一)】的注释。
评析
《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写淫雨、海棠之景,把思想情感形象化,以抒发贬徒身世之情。第二首诗除展现宋代寒食的节令风俗外,更将寒食节雨、寒食节独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与东坡的身世遭遇紧密结合。这两首诗反映作者谪居黄州时痛苦、压抑甚至是绝望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他的人生中现实与理想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
此为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寒食雨(其一)》是苏轼贬居黄州期间所作,抒发了诗人面对春光消逝、人生困顿的深沉感慨。诗以“寒食”为背景,通过描绘连绵阴雨、海棠凋零的景象,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悲叹。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不失哲思,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体悟。全诗融情入景,借物抒怀,展现了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寒食雨(其一)】的评析。
赏析
此诗开篇直叙贬居黄州已历三载寒食,点明时间与处境,奠定感伤基调。“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一句,道出人类面对自然规律的无力感,也暗含对仕途蹉跎、理想难酬的无奈。接着写今年春雨连绵,两月如秋,进一步渲染环境之压抑与心境之沉郁。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是全诗最富画面感的一联:诗人卧病听雨,想象海棠在风雨中凋零,红艳的花瓣堕入污泥,纯洁如雪的美被玷污。此句既是写景,更是自况——诗人自比海棠,才高德洁却被贬荒远,理想与人格遭受现实摧残。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借用《庄子》典故,将春光的消逝拟人化,赋予时间以神秘而不可抗的伟力,深化了生命易逝的主题。结尾以“病少年”自比,病愈而头白,形象地表达了多年贬谪带来的身心创伤与青春耗尽的悲哀。
全诗语言简淡,意象鲜明,情感层层递进,由惜春而伤时,由伤时而叹命,展现了苏轼在困顿中对生命本质的哲思,是其黄州时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为【寒食雨(其一)】的赏析。
辑评
汪韩师《苏诗选评笺释》: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景以作官舍,情况大可想矣。
陈衍《宋诗精华录》:与《郓州新堂二首》皆次首胜。
1. 《纪评苏诗》卷二十:“此诗语虽浅近,而感慨极深。‘泥污燕支雪’五字,写尽沦落之痛。”
2. 《宋诗钞》引查慎行评:“东坡在黄州诗,多有寄托。此诗以海棠自比,风雨摧花,正如迁客遭谗,读之令人酸鼻。”
3. 《唐宋诗醇》评:“通首写怨而不露怨,写愁而不言愁,而愁怨之意,溢于言外。‘夜半真有力’,从《庄子》化出,尤为奇警。”
4. 《瓯北诗话》卷五:“东坡绝句,往往以理趣胜。如此诗‘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非身经其苦者不能道。”
5. 《艺概·诗概》刘熙载评:“东坡《寒食雨》,纯以气运,不假雕饰,而自然沉厚,此境最难。”
以上为【寒食雨(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