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茶经 · 十之图】的翻译。
chá jīng shí zhī tú。
茶经 · 十之图。
lù yǔ。
陆羽。
yǐ juàn sù huò sì fú huò liù fú,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
fēn bù xiě zhī,
分布写之,
chén zhū zuò yú,
陈诸座隅,
zé chá zhī yuán zhī jù zhī zào zhī qì zhī zhǔ zhī yǐn zhī shì zhī chū zhī lüè,
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
mù jī ér cún,
目击而存,
yú shì chá jīng zhī shǐ zhōng bèi yān。
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以上为【茶经 · 十之图】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陆羽 · 唐代 · 文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灶无用<穴犮>者,釜用唇口者。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干之,则又棨、朴、焙、贯、相、穿、育等七事皆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枥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嵒,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札、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
陆羽 · 唐代 · 诗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陆游 · 宋代 · 诗
遍游数泽一渔舠,尽历风霜只缊袍。天为念贫偏与健,人因见懒误称高。地连海澨涛声近,云冒山椒雪意豪。
中年畏病杯行浅,晚岁修真食禁多。谢客杜门殊省事,一盂香饭养天和。
温庭筠 · 唐代 · 诗
博山香重欲成云,锦段机丝妒鄂君。粉蝶团飞花转影,彩鸳双泳水生纹。青楼二月春将半,碧瓦千家日未曛。
张耒 · 宋代 · 诗
少年初入路,见谓醒日少。春风牡丹市,走马帽檐倒。知音君伯仲,骐骥与腰袅。
杨维桢 · 元代 · 诗
清流带古郭,中有射鸭堂。苔衣画壁涧,石台花雨香。之子弄孤翰,相见竹梧苍。
蔡襄 · 宋代 · 诗
雪后西郊物外清,官闲乘兴此闲行。出门疏树无尘色,入内流渠带野声。近腊酒醪香更酽,得风弓箭力还生。
陈献章 · 明代 · 诗
尘外亭南我旧居,自从丱角慕相如。他年倘有东阿眚,敬为先生特笔书。
吴泳 · 宋代 · 诗
月胁霜飞镜夹瞳,龙媒扫尽朔庭空。沙丘尚有真骊牡,端自方皋一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