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浓郁葱茏的祥瑞之气在夜晚充盈门庭,才知徐卿家又添了第二个幼子。我极想前去参加他的汤饼会(为新生儿设的宴席),却又担心自己一时疏忽,写错成“弄獐”这样的笑话。你的参军弟弟娶了一位贤惠的媳妇,可与才德出众者相媲美;而阿大中郎(指贺氏家族中的晚辈)也因得子而满心欢喜。我向来善于识别英才,不妨让我见见这孩子啼哭的模样,看看他将来究竟如何。
以上为【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的翻译。
注释
1.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陈述古即陈襄,字述古,北宋名臣,苏轼友人。其弟名章,生子,苏轼作诗祝贺。
2. 郁葱佳气:形容祥瑞之气旺盛。古人认为家中有喜事时,会有云气显现。夜充闾:充溢于门庭之夜,指吉兆显现于夜间。
3. 徐卿第二雏: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公孙黑欲强夺之。”后杜甫《徐卿二子歌》有“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之句,苏轼借此喻贺章得子为佳儿。
4. 汤饼客:指参加新生儿满月时的“汤饼会”。古俗婴儿出生三日或满月时设宴招待亲友,食汤饼(类似今日面条),寓意长寿。
5. 弄獐书:典出《旧唐书·李林甫传》,李林甫不学无术,曾将“弄璋”(祝生男之辞)误写为“弄獐”,时人讥笑。此处苏轼自谦,恐赴宴题字出丑,实为戏言。
6. 参军新妇:指贺章之妻。“参军”或为其官职,或为泛称。言其新妇贤惠。
7. 贤相敌:贤德足以与贤人匹敌。
8. 阿大中郎:汉晋时称中郎将为中郎,阿大为昵称,或指贺氏家族中有地位的子弟,此处或为戏称贺章,表达亲昵之意。
9. 英物:杰出的人才。
10. 试教啼看:让孩子啼哭,观察其声气,古人有通过婴儿啼声判断其未来之说。
以上为【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苏轼为友人陈述古之弟贺章喜得贵子所作的一首贺诗,全篇以典雅诙谐之笔,融典故、调侃与赞美于一体,既表达了对新生子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与主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诗中用“郁葱佳气”起兴,渲染喜庆氛围;继而自嘲“错写弄獐书”,巧妙化用古语,增添幽默色彩;后联称颂家庭和睦、子弟有成,末句更以识人自许,寄予厚望。整体语言风趣而不失庄重,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诗歌中常见的智慧与温情并存的风格。
以上为【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典型的宋代酬赠贺诞之作,但苏轼以其特有的才情与幽默,使诗作远超一般应酬文字。首联以“郁葱佳气”开篇,气象宏大,赋予新生儿降临以天人感应的神圣色彩,暗合古人“贵人降世必有瑞兆”的观念。“始见徐卿第二雏”一句,既切贺事,又借用杜甫诗意,典雅自然。颔联陡转诙谐,“甚欲去为汤饼客”表达热忱参与之意,而“惟愁错写弄獐书”则自我调侃,借李林甫“弄獐”之典,既显博学,又添风趣,令人莞尔。颈联转写家庭,赞新妇之贤与主人之喜,体现家庭美满之乐。尾联尤为精彩,苏轼以“识英物”自许,提出“试教啼看定何如”,看似戏言,实则寄寓对婴儿未来的深切期许,也展现其豪迈自信的人格魅力。全诗虚实结合,庄谐并用,充分体现了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境界。
以上为【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此诗妙在谐而不谑,庄而不板,贺诞而能出新意,非东坡不能。”
2. 纪昀《纪批苏诗》卷十六评:“‘弄獐书’一语,自嘲中见风趣,东坡惯用此法,愈显得亲厚。”
3. 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引查慎行语:“‘郁葱佳气’对‘徐卿第二雏’,典丽工稳;‘汤饼客’与‘弄獐书’,巧对中含讽谑,妙绝。”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评:“此诗全在末二句振起,‘识英物’三字有豪气,‘试教啼看’则童心未泯,真坡公本色。”
5. 清代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通体轻快,语带滑稽而意极郑重,贺诗至此,可谓尽善。”
以上为【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