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

天高不碍眼,矫首见尧云。


况复烟雾清,八荒静无尘。


垂空不可状,变化何轮囷。

顷随千官群,晓入丹凤阙。


侍立近金炉,下殿香未歇。


宫槐零露清,马稳宁忧蹶。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


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


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虽茅草新,原是东邻寒士居。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轩前有修竹,穿纸入窗棂。


清风动摇之,壁间影纵横。


轩后有修竹,山花依以生。

卷送风漪光八赤,竹新渐作琉璃色。


世人贵耳便贱目,那知不抵蕲州笛。


年来愧汗常浃肤,夏日自嫌污枕席。

我来西江边,兀坐阅寒暑。


水外有嘉处,欲往兴辄阻。


昨朝主人闲,联辔临洲渚。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手提铜壶汲涟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今年汲水浸桃萼,明玉之瘦红粉肥。


夭夭灼灼岂不佳,如酒透骨春颇宜。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


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


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

轻寒拥山城,远绿生春草。


迎神乐元夜,笑语闻蛮獠。


惟有团圆月,报我时节好。

桃歇冬花蕉叶乾,寒到广东真是寒。


山斋竹椅冷如水,欲以荐坐无蒲团。


邻翁未必藉华罽,顾此流落心所怜。

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眷言出俗韵,寒透方相宜。

奴僮尔趋勿迟久,去省瓶中有馀不。


毋论多少速携来,我已持杯先在手。


长年燠热类炎夏,今日寒风透窗牖。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只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


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


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

细腰结垂窼,藏精事生育。


儿已傅翼飞,孤悬尚凭屋。


水仙脱霓裳,美实青如簇。

太华带雪千丈寒,砥柱中流万夫愕。


未教耸翠入青苍,故对书窗且横著。


平铺秀气一里许,不露云尖与山脚。

连日午后雨,势欲漂茅屋。


雨从炎海来,初不洗烦溽。


残虹挂云端,落照明如烛。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

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


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氤氲。


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

见山不见理,真假析为二。


看假作真山,细大岂殊致。


邻翁怜索居,奉我石一块。

岭上老梅树,岁晚等凡木。


霜风吹枯枝,曾有花如玉。


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