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厌听滴檐声,风回喜乍晴。
润添新柳重,瘦损落花轻。
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
览镜颜非昔,相将老态催。
青春弹指去,白雪上头来。
兴逸三杯酒,诗清百咏梅。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一点香清远,千年树倔奇。
地僻人烟少,林深辙迹稀。
折蕉当巨扇,裁葛作单衣。
田绿秧初遍,梅红雨后肥。
绕檐森竹木,环列类排衙。
供客何消酒,论文只藉茶。
禽声喧昼永,日影印窗斜。
林塘幽复僻,俗士可曾游。
景物因人胜,茶瓜为客留。
纳凉寻密竹,凝眺倚层楼。
村深林密处,路向小桥分。
屋老诛茅葺,肠枯借酒醺。
废兴随反掌,富贵等浮云。
非郭非山住,萧然乐有馀。
昼长延客话,夜静课儿书。
药润晴时晒,畦硗雨后锄。
来谒涧泉琴,都忘利与名。
初闻心地爽,饱听耳根清。
三峡流波势,九皋鸣鹤声。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蜀魄抑何灵,年年不负盟。
才过百五日,便作两三声。
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
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
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
丹室白云深,红尘不受侵。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只有清虚事,全无名利心。
多谢老弥明,金芽石鼎烹。
一瓯浮雪白,两腋觉风清。
齿颊回真味,诗联悟道情。
无奈雨潺潺,驱除恶况难。
三杯官酒薄,一掬客心酸。
画卷慵拈起,书编谩展看。
陡觉老秋郊,山臞出岭坳。
萧骚风脱叶,清峭树留梢。
渐失牛羊径,难藏鹳鹊巢。
春阑闻杜宇,归去意难禁。
蜀道连天崄,郫城隐雾深。
差池当日事,懊恨此生心。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支筇过岭坳,对景试推敲。
野水书之字,山田画卦爻。
云归峰露顶,叶落树留梢。
春色相将老,幽禽百样吟。
一犁新雨骤,满地落花深。
麦秀风翻浪,秧青水透针。
飞萤生腐草,熠耀暗中游。
贴水灯相照,穿林火独幽。
风前疑烬落,雨里讶星流。
东风怒撼树梢鸣,冻住顽云黯不明。
兀坐炉边闲侧耳,春虫撩乱扑窗声。
羡君诗句正而葩,闲对西风赋桂花。
可惜分来蟾窟种,如今开遍野人家。
搔头无别想,得句但长吟。
懒到风波地,坚存铁石心。
人情从冷热,世态任浮沉。
只应王母宴瑶池,宴罢群仙趁醉归。
驾凤鞭鸾仍驭鹤,满空风卷羽毛飞。
骨相寒如许,那封万户侯。
红颜非藉酒,白雪未蒙头。
事少浑无梦,身闲岂有愁。
杨花一任雪漫天,清坐钩帘对篆烟。
应是日长诗酒罢,困来闲向北窗眠。
尝稻翻匙夸白雪,腰镰荷担刈黄云。
逢人谩说空辛苦,偿债输官费九分。
颜貌元非借酒红,那堪和气更春风。
梅边索笑闲吟处,句法清圆字字工。
喧呼童稚塑狮儿,仿佛形模便有威。
枯炭点睛铃用橘,酒杯叠叠印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