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重春色浮金辇,柳亸雕檐昼阴转。


阁门无事简书稀,朝下三郎幸南苑。


仗底微风拂赭黄,熏炉别殿送天香。

隐君种豆南山陲,清晨荷锄薄暮归。


馀闲更学树丛菊,茅屋前头花作围。


此花不比桃与李,万木凋零方吐蕊。

钱颙画山工画雪,山下寒江更奇绝。
万壑千林鸟倦飞,苍松古柏冻欲折。


清人何日纵冶游,银涛渺渺着孤舟。

苏郎墨菊真有香,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著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家住半塘曲,沿回几折湾。


门前荔枝熟,屋后钓舟闲。


杳邈熊罢兆,空蒙虎豹关。

老荆好梅如好色,嘉树宁论万金直。


屡乘泛雪王子舟,长蹑登山谢公屐。


万壑千林秋叶乾,飞鸿堕影报新寒。

吾宗孙子云鹤仙,荷衣蕙带神飘然。
朝吟屈子远游赋,夜诵庄生秋水篇。


五湖风月穷清赏,青雀为舻桂为舫。

唐生昔侍双亲时,当庭日舞如花衣。


严亲去世慈母在,孝养足慰无穷悲。


唐生今年三十几,慈母高堂尚多祉。

天台之山天尺咫,叶侯家住天台里。


侯家兄弟联班行,总以才名佐天子。


大侯作县多政声,小侯差小亦作丞。

留侯之孙琼玉相,翛然夐立洞八荒。


颜如梅花开晓芳,曲眉烟霏婉清扬。


朗吟碧空古洞章,飘风流铃韵何长。

开风轩,望古雪。
琼崖瑶嶂千万寻,琪树珠林互明灭。


此雪千年亦不消,寒光濑彩长岧峣。

桂树丛生山之坰,岩石磊落枝交撑。


隐如虬龙出沧溟,玄云盘盘团紫清。


源湫石底金飙生,天香纷飘浩盈盈。

我从前月来西州,锦官城下十日留。


回船正值九九节,巫山巫峡风飕飕。


人言滟滪大于马,瞿塘此时不可下。

颠风翻山云黑黑,星河无光江翕翕。
摇船夜半发忠州,漩深浪紧船欲立。


宣公祠下滩嘈嘈,船头着水低复高。

寒泓石底莓苔冷,百尺长梯挂残绠。


荒山寂寂无飞烟,父老相传古盐井。


瀼东瀼西十万家,煮盐射利为生涯。

徐郎萧散云月姿,早年读易仍工诗。


金门献赋发种种,天随艇子天之涯。


黄牛白马瞿塘峡,雨雪萧骚鬓毛飒。

我本江湖远游子,扁舟远过瞿塘水。


瞿塘八月秋风生,天上猿声落篷底。


鬼门关黑路险幽,我行短发寒飕飕。

归州城门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


市廛架屋依岩峦,妇女提罂汲江水。


巴山雪消江水长,城中夜闻滩濑响。

啧啧复啧啧,人生交契真罕得。
我居翰苑君仪曹,几载相闻不相识。


君名早已播南衢,出入金门早奏书。

大风吹船如马走,船头水声作牛吼。


挂帆初发岳阳矶,转柁俄湾武昌口。


武昌城头黄鹤楼,飞檐远映鹦鹉洲。

秋霜夜落南港沙,丹枫柿叶如春花。


江豚风应九月节,浦口猎猎吹蒹葭。


柁公移船出沙尾,蒲帆逆风不得使。

橹声咿轧如人语,鱼吹浪花作飞雨。
停船把酒小孤山,顷刻回梢失前侣。


危樯五两飞向东,李阳河水起西风。

墨樵诗翁发垂耳,少年嗜画今老矣。
山鸡野鹿是前身,每见青山乐忘死。


高堂醉扫匡庐巅,香炉缥缈生紫烟。

伊昔隋家全盛年,周陈部曲按三边。


端门彻夜笙歌合,琪树经春锦绣缠。


经春锦绣何摇漾,别有迷楼九霄上。

小孤洲前春水绿,泛湖小船如小屋。


白头渔父不解愁,往来捕鱼湖水头。


得鱼换米纳官税,妻孥衣食长优游。

入幕初抛宪郎粟,芙蓉照水摇红玉。


鹗书迢递吴山云,孤棹夷犹越江曲。


龙江二月千花繁,好客元戎开酒樽。

敦煌城下沙如雪,敦煌城头无六月。


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

甲寅三月春欲尽,我来洪州寻吏隐。


芳声令誉谁最多,太丘之孙陈大尹。


大尹昔是会稽人,文章破的推殊伦。

淮阳老人读《周易》,风吹鬓丝人不识。
兴阑移席傍寒梅,双眼如猫对花碧。


天风毛骨江海仙,偶来花下同清缘。

使君家住馀杭曲,年少狂游事追逐。


苏公堤上夜浮舟,越王祠前朝击鞠。


馀杭山水绿葱茏,一片西湖照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