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


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殷勤。


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

闭閤春云薄,开门夜雪深。


江梅犹故意,湖雁起归心。


草润留馀泽,窗明度积阴。

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


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逾平岗。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


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


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

追陪强韵愧难过,应接前闻觉未多。


盛礼每虚摩诘席,旧词犹可雪儿歌。


手开新径延徐步,眼趁高梧上碧萝。

敬问晁夫子,官池几许深。


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


待我中疴愈,同君把臂临。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昔人三百篇,善世已有余。


后生守章句,不足供嗫嚅。


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

九虎当关信不传,烧烟才上已回天。


驱除雾雨还朝日,畜缩涛波复二川。


夺目光华开秀句,堆场稿秸验丰年。

土山宛转屈苍龙,下有盘盘盖世翁。


万木刺天元自直,丛篁侵道更须东。


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

丈人东南来,复作西南去。


连年万里别,更觉贫贱苦。


王事有期程,亲年当喜惧。

负笈重来感旧游,流年衰鬓两经秋。


湖山依旧浑相识,风月愁人不自由。


尚有故交重冷榻,可堪归梦到沧洲。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好在谈经老上人,冲风踏雪到江滨。


百篇出箧自新得,一钵随身依旧贫。


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

往时三吕共修途,拟上青云近玉除。

中道勒回奔电足,今年还直迩英庐。

纵谈尚记华严夜,枉道难随刺史车。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


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


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修。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晓领黄冠子,步寻东涧源。


拖筇探清浅,垂手弄潺湲。


岸阁残花片,槎留旧涨痕。

欲作新诗挑两公,含毫不下思先穷。


贪逢大敌能无惧,彊画修眉每未工。


畏病忍狂妨痛饮,晚云朝雨滞晴空。

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


冰开还旧渌,鱼喜跃修鳞。


柳及年年发,愁随日日新。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


登临得免俗,兹楼岂时睹。


同来两稚子,冠者亦四五。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修门。


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沾白兽樽。


已上荐书轻一鹗,更凭诗力化群鲲。

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衔日蚕不吐。


深院回廊昼日长,青帘朱幕风铃语。


神仙中人龙作马,翠旌绛节从天下。

春力著人朝睡重,叶底黄鹂鸣自送。


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


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修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开窗得远意,兴出杳冥间。


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好花和露斸,修竹夹藤删。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

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


尝疑天上人,已离人间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叹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