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嵲

宋襄州襄阳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选中第。高宗绍兴五年召对,疏称宜固守待变,又言荆、襄、寿春当择良将劲兵戍之。除秘书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请薄赋安民。七年,迁著作郎,请选儒臣为蜀、荆、襄帅。旋因牵连刊改《神宗实录》罪,...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楸弄朝日,吴宫闻夜啼。


晨集主人屋,暮宿上林枝。


如何失俦侣,独向空林飞。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阳春今已归,孟夏饶草莽。


积雨树阴成,新晴渚蒲长。


前山涧水喧,隔竹黄鹂响。

平湖望不极,天垂作周遭。


今朝春风暴,涟漪生微涛。


高杨明远村,黄花点青皋。

西风今日寒,细雨湿青嶂。


微江水渌波,大石牵舟上。


岸菊犹未芳,山木先后黄。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馀花送春暮,群绿迎夏初。


清晨出郡郭,溪山含雨濡。


宿霭昏近麓,初阳滟平湖。

还山映平湖,未厌伤极目。


篮舆值初晴,步步转湖曲。


宿雾郁乔林,寒曦煦穹谷。

再来居槜李,又枉故人车。


故人固是客,我居岂吾庐。


共在天之涯,犹如水中凫。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炎蒸成积雨,异候无寒暑。


睡觉无馀声,清灯翳复吐。


长年遭丧乱,万事其谁语。

驽马固多肉,元鹤原骨轻。


以彼栈豆意,方此云霄情。


汨汨世纷远,萧萧中虑盈。

奉诏励农耦,建旟行近郊。


流云生薄阴,远色澹平皋。


溪口逾散涣,山远始岧峣。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残方岁已晏,层阴万里生。


何如苦寒际,子有关陕行。


风烟正浩荡,夜雨吹成冰。

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千峰雪犹积,万木春已回。


穷阴倦羁束,忽欣阳景开。


徐步出衡门,中野展幽怀。

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


往岁忆曾游,径路犹可省。


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


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


茂烈盖当代,休声垂亿年。

澄空流华月,列炬林梢缀。


众焰烁明霞,红曛花似醉。


流连陶嘉月,共惜春风驶。

春雪欲垂地,春水縠纹浮。


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


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


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


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

天将层嶂限中原,兽状禽心类百蛮。


横木架桥来渡水,搴茅茹火去烧山。


寻巫问事看龟意,带穗收禾御岁艰。

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

天秋万象静,云横乱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惊湍于此尽,安流澹如砥。

投身螭魅域,宁免众鬼欺。


黄昏风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啸,群鬼争和之。

西山一丸药,终当持遗亲。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太真绝袖去,中兴为名臣。

既游天汉地,复泛清汉流。


我本襄汉人,对酒集百忧。


是时云气昏,雪片迷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