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
如说生离苦,天涯海角无由回。
欲作雪,先作雨,十月墐户入室处。
东作丰登未可期,南方瘴疠已堪御。
去年雪不及腊间,霜天桃杏敷红颜。
温饱逍遥八十馀,稗官元自汉虞初。
世间怪事皆能说,天下鸿儒有弗如。
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
昔人筑雩坛,群巫此歌舞。
骄阳煽蕴隆,吁叹以降雨。
良辰岁时和,遗迹林壑古。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当贬。
圣言存至公,功罪岂相□。
□□微此人,孰御匪茹猃。
御寒时著火文武,等醉岂拘杯圣贤。
土润春应萌有日,尘清野更洁于天。
谁呵冻笔诗能画,独上高岗意欲仙。
谁识归奇意,专为御患谋。
将寒储纩絮,未暮贮膏油。
骤合公超雾,俄飞御寇风。
大声千里动,阴翳一时空。
远睇烽楼外,愁吟战鼓中。
能静何忧暑,惟悭足御贫。
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
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
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
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祁连。
挈身归卧万山中,多谢灯花夜夜红。
老病面颜开喜色,雪霜天地转春风。
菜鲜果脆深杯酌,衾汗鞋泥慢火烘。
湖上山如画,何人解见山。
此心无一事,尽日卷帘间。
万事心空口亦钳,如何感事气犹炎。
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
南风吹密树,古屋隐林隈。
卷画防梅雨,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庵记野僧催。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
龙过惊回攲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楼压重湖实壮哉,楼前图画若天开。
鸥从沙际冲烟去,燕向花边卷雨来。
傍柳一桥相掩映,隔林双塔共崔嵬。
楼南红气满霜天,新霁湖山晓色妍。
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
故园卷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通。
思诗夜无寐,佳句招不来。
不思忽有得,清晨视空阶。
昨日所未有,红叶初可枚。
空庭风卷叶,坏庑雨淋碑。
起废须成厦,占孚预击蓍。
红楼追曩集,碧落待谁诗。
山水清音屡见招,经丘寻壑尚逍遥。
宅门南北双桐木,篱径高低万菊苗。
特创小亭观藓石,待穿枯沼架茅桥。
典尽寒衣未觉贫,独留破砚伴顽身。
不堪苦雨思晴日,肯为残花怨晚春。
驱逐忧愁如有道,脱逃老死可无人。
土木形骸八尺身,碧眸如电气如神。
笑拈草化烧金药,狂折花簪漉酒巾。
百万生灵枯冢骨,三千世界战场尘。
斗杓忽又指西楼,我独何为此滞留。
多事心情人转老,荒城风雨夜争秋。
一蓑屡费渔樵梦,杯酒难湔宇宙愁。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
昼梦化飞鸿,青冥脱罗罻。
果有叩门者,嘉招为湔祓。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
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
我年三十四,鄂汉脱战场。
四月扁舟东,生汝于建康。
九载鹤山门,静翁还鹓行。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爱齑盐酸。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雕,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此身修至此,尚恐玉有瑕。
自兹修更修,庶几宽我涯。
不然轮生角,岂不柅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