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村豪聚饮自相欢,灯火歌呼闹夜阑。

醉饱要胜饥欲死,看渠也复面团团。

九金神鼎重丘山,五玉诸侯杂佩环。


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


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颜。

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


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


安行免噬啮,敢望吐珠报。

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梦寐思贤愿与齐,一麾来守浙江西。


星躔旧识尚书履,玉府曾亲太一藜。


天遣门生依坐主,心随峡水注苕溪。

总角携书到上林,华筵何处不招寻。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

三年移疾住吴阊,不改清斋旧太常。


岂谓龙蛇能作谶,坐令鸿雁不成行。


游同兜率非天姥,秩主遮须胜夜郎。

宿世含毫自右军,池头秋色照鹅群。


吴中骤贵乌丝纸,海内争传白练裙。


片石嵯峨枯树赋,千金零落送梨文。

紫绶金章白玉珂,风流谁柰使君何。


文雄剩欲夸天宝,句好宁甘压永和。


大斗十千倾绿蚁,崇台二八贮青蛾。

绰约仙山大海东,神人何事暂乘风。


裁花已见潘安似,掷果将无卫玠同。


入座朝霞明远岫,披襟寒月挂长空。

作赋东南见大夫,平将彩笔擅菰芦。


青衿问字环三省,白帻传诗尽五湖。


辽海客归应化鹤,缑山人去定飞凫。

才名伯仲世争奇,并握隋和照海湄。


大野正看仪凤日,荒郊俄遇泣麟时。


惟应翰墨留千载,盛有文章落四夷。

中年真诀至人传,晚岁仍参佛祖禅。


夜雪尚疑中岳顶,朝霞俄赴大罗前。


黄金阙近双龙驻,白玉楼高万象悬。

不如归去不如归,吻裂血啼谁汝知。


便休也把春催去,就去万花深处飞。

烧香拨火情发衷,心知有愿天必从。


千声万声祷何事,应祷时和将岁丰。

黄垆邈若山与河,人生安乐孰如他。


为提葫芦沽美酒,快唤灵均听浩歌。

长安米贵不易居,粒粒皆比明月珠。


彼麦饭孰即快活,宁知西山有饿夫。

小麦青青大麦黄,野老啼饥空绕肠。


感大麦孰簸箕漏,惆怅无由除秕糠。

社公庙畔一泓寒,泉喷连珠挹不干。


每岁鸟溪流偶断,满村乞水向神坛。

郎官八载返星辰,楼阁连云又一新。


鹤发鱼轩千万寿,孙曾舞彩满堂春。

爱客时将车辖投,酒中堪隐老何求。


秫田下噀年年乐,陶令闲居署醉侯。

几处溪桥铁线敷,蜿蜓直接雾山隅。


眼前世事谁能料?


此日康庄昔畏途。

一间佛庙四山中,曾下书帷共阿戎。


红叶白云依旧好,别来又过几秋风。

小院花深鸟弄娇,璃窗书画映明描。


一生为善东平乐,不爱朱楼赋洞箫。

蓉镜斋中花木荣,鸡窗回首十年情。


逋仙逝后龟山去,无复琅琅弦诵声。

花绕茅斋柳拂门,老兄亲笔榜怡园。


如今衰草鸣蛙闹,犹作当时鼓吹喧。

寂寂空堂海燕来,月门无锁昼长开。


多年不演云韶队,积雨苔痕上舞台。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